朱闲的意思,不就是组建一支奸臣似的酷吏太监机构吗?
从古至今,哪有大臣和酷吏合作的?
只要设立了这个东厂,形成制度,那的确可以彻底杜绝太监和大臣联手的可能。
何况太监嘛,即便真的触犯众怒,自己一道圣旨,就可以将其处置。
并且不会留下丝毫隐患,那些大臣甚至还会称赞自己英明。
等要干脏活儿了,再提拔起一个太监首领,也是信手拈来。
“好计谋好计谋。”
朱元璋腾的起身,激动地原地踱步,接着停下脚步,目光闪烁的说道:“如此说来,这些太监并不是毫无用处,只要把他们运作好了,真的可以称为陛下的得力助手!”
“呵呵,对啊,所以说,陛下完全没有必要如此辛苦。”
“等到内阁成熟,陛下甚至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太监,掌握批红之权,那负担就更小了。”
朱闲轻笑道。
内阁制的重点,就是票拟权和批红权。
上次,朱闲只解释了票拟权,并没有提及批红权。
这次干脆就全说了,省的便宜老爹咬着不放,老是催促自己去朝堂上做牛马。
自己才不傻呢。
“这批红之权事关重大,交给太监怕是不好。。。。。。”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后,还是摇了摇头,开口道:
“只要善用这股力量,让太监去监察百官,那陛下的压力就大为缓解了,至于批红的话,陛下自己就能做!”
“呵呵,那可未必。”
朱闲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便宜老爹这可是低估了,后代皇帝的懒惰程度。
到了嘉靖时,别说批红了,连早朝都懒得上,都是让太监代劳批红的。
也就是在嘉靖时期,内阁制度完全成熟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