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盐的过程,自己全看见了,但就是不明白,这是怎样的原理?
朱闲一顿操作,居然轻而易举的把矿盐制成了精盐。
这对他的冲击力,简直太大了。
“儿子,你要是把制盐之法献上去的话。。。。。。皇帝可怎么赏赐你为好。”
朱元璋颇为感慨的说道。
这制盐之法,自己看见了,但是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
可是山呼海啸般的富贵。
或许还可以一举解决军费的难题。
就是这么大的功劳,朱闲已经没有封赏的空间,都已经封为双公爵。
难不成,再封一个?
三公爵?
简直是闻所未闻。
“献上去?快打住吧,到时候不被杀了就不错了,还奢求赏赐?”
朱闲一脸嫌弃的看着朱元璋说道。
“啊?”
听到这话,朱元璋更加傻眼了。
此等奇功,自己奖赏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责怪呢?
“其实就是供需关系。”
朱闲无奈的摇了摇头。
便宜老爹还是个生意人呢,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大明富有四海,其实每年提炼的海盐都已经够用,不过陛下为了赚钱,才强硬的制定了一个价格,不准贱卖。”
“所以会出现,百姓不敢吃盐的情况。”
“百姓虽然有怨言,但是只要陛下说由于技术限制,无法贱卖,其实百姓也可以理解。”
“但如果我进献了制盐之法,真的降低了盐价,变成日用品。。。。。。那,百姓虽然得利,但朝廷的收入也会随之减少,陛下哪里会轻饶了我。”
“此物,最好还是别让陛下知道的好。”
朱闲语重心长的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