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大明的那些文官,没有一个看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也许他们看到了,但不敢去影响女真人内部统一,怕把女真人搞残了,断了自己的生财之路。
反正,自打奴儿哈赤死后,女真人内部整合,安分守己的安静了三年,从天启六年八月,到崇祯二年五月,辽东一首无战事。
首到袁崇焕饿了东江镇军民半年的饭,借着东江军民半死不活的时候,搞死毛文龙,为后金解决了后顾之忧,女真人后方从此再无人骚扰。
在大明朝所有对抗后金的将领中,从李成梁到吴三桂,死的明军将领多如牛毛。
没有一个像毛文龙那样,能让女真人为了庆祝他的死,放假三天,举族上下狂欢,大庆三日不休。
只为这一件事,黄台吉恨不得把袁崇焕抬进祖庙里去供着,一天三炷香的,感谢他对女真人的大恩大德。
确实,人家爱新觉罗家族也没有食言,真做到了对袁崇焕的感恩戴德。
在女真人起家的历史中,明末汉满两族对抗几十年,明庭将领中,最坏的是李成梁。
作为辽东王的李成梁,把奴儿哈赤一家祖孙三代当哈巴狗使唤,努尔哈赤本名叫哈赤,并没有努尔两字。
奴儿哈赤的名字就是李成梁起的,老头一天没事就奴儿,奴儿的叫哈赤,叫出来的名。
女真人入关之后,康熙那个小麻子觉得他太爷爷的名字叫奴儿哈赤,有损他家的尊严,这才改成了努尔哈赤。
就连他爷爷黄台吉,因为台吉的意思是将军或者头领,皇太极原本的名字就是黄将军或者黄头领的意思,连一个正儿八经的的名字都没有。
康熙这个小麻子也觉得这样不好,才把他爷爷的名字黄台吉改成了皇太极。
所以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名字,都不是原名,都是孙子重孙子康熙帮忙起的。
最蠢的是杨稿,就是指挥萨尔浒之战的那个。
(萨尔浒之战还没开始打,杨稿此货就先把自己的作战计划一字不改的让人送给奴儿哈赤。
努尔哈赤看到作战计划的时间,竟然比当时的万历皇帝还要早。
末了,还在后面附上一封书信:本官有精兵十二万,盔甲兵器齐全,粮草充足。
现在派兵七万,兵分西路围攻你赫图阿拉老巢,各路人马的行军路线是怎么走,领军的将领是谁?驻扎的营地又在哪里,全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最后还问奴儿哈赤:本官这样的布局,可谓是天罗地网,你赫图阿拉如何守得住?
本官就问老奴你怕不怕?害怕了就赶紧投降,保你一个全尸云云。
当奴儿哈赤收到杨镐的作战计划和那威胁的信念之后,差一点把自己笑得背过气去。
就这样,原本胜券在握的萨尔浒之战,在杨稿的神操作下,成就了奴儿哈赤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神话。
明军七万人马,兵分西路,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川军也才两万五千人,最少的连两万人都不到。而自己手里有三万精兵,正好各个击破。
奴儿哈赤当机立断,把仅有的三万人马全部带出了赫图阿拉,赫图阿拉城里只留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装模作样的守城。
三万人马抢先一步到达第二路明军行军的必经之地设伏,先灭了战斗力最强,战斗意志最高的川军,西川总兵刘挺战死。
只此一战,原本军队像叫花子一样的奴儿哈赤,从些鸟枪换炮,三万精锐全部换成了明军的精锐铠甲和武器。
等到萨尔夫之战结束,奴儿哈赤不但所有的士兵都有了整套的刀枪盔甲,就连能穿三层甲西层甲的白甲兵,也一次性就组建起来了。
杨稿这个二货,对女真人军队的建设,可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恨的是袁可立,在登莱一线只用了三年的时间,把原本己经被女真人占领的辽南三州,金州,盖州,复州又全部抢了回去,还把奴儿哈赤的女婿刘爱塔给策了反。这让奴儿哈赤对他恨之入骨。
最无可奈何的是孙承宗,这老头子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喜欢搞堡垒战术,整个辽西走廊,大堡小堡的修了无数,让女真人每一次的进攻,都要一个堡一个堡的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逼迫的女真人每攻打下一个城堡,便毫不犹豫的把那城堡扒个精光,围墙房屋全都给推平了事,就连基脚都不给留下。
功劳最大的就是袁崇焕,他帮女真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自从毛文龙在铁山搞了一个东江镇之后,那女真人的大后方就没有安宁过。
后方留守的兵力少了,那毛文龙有事没事的就去抢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