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36章 入黄粱美梦终难醒 倚画栋雕梁空自怜(第3页)

第136章 入黄粱美梦终难醒 倚画栋雕梁空自怜(第3页)

“老弟说的倒是轻巧,那地方能有多大?受得住我等一家去开发一个县?”

“那地方可大的很,比两京十三省加起来还要大,就算是一家去开发一个县,咱大明所有的乡绅都去,也开发不完。”

大少的话,引起了好几个人的注意。

方以智耸耸肩:“我无所谓了,科举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没多少兴趣,是在国子监混日子,还是在这里当夫子,都差不多。”

陆世仪也表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教学生无数,在这里当夫子,为兄也不是不可以。”

吴昌时有些不好意思:“虚谷老弟,如果我在这里只当一年的夫子,能不能在南瞻部洲混个县名?”

“各位兄长都想混个县名,我可咋办?我只是个童生,还没有功名呢,当不了夫子。”见大家都有这个想法,王夫之郁闷了。

大少哈哈一笑:“哥哥你当然也可以呀,你是谁呀?你可是王夫之,神童王夫之。

再说了,在这里当夫子又不用教授西书五经,只需要教学生读书识字,学算术就可。

这些都是有专业教科书的,哥哥们只需要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就行,简单的很,童生完全够了。”

“啊?在这里读书,不教西书五经,那他们怎么科举?”不学习西书五经,那书读出来还有什么用?众才子们有些理解不了。

大少解释:“主要是这里的人是全民教育,所有的人都要读书识字。哥哥们也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读书天赋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教西书五经,会大大的增加学习难度,会让那些没有读书天赋的人痛苦不堪。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是所有的人都学读书识字,学算术。读到后面,就会有人跟不上学习进度。

所以这部分人只需要学会读书写字就可,太高深的学问就没有必要再学了。

而那些有天赋的人,会升入高年级继续往下读,到了高年级才会学习西书五经,这部分人,才是可以参加科举的人才。”

“原来如此。”众才子们这会儿懂了,这里的教学方式原来是全民教育,优中选优,最后剩下的才去参加科举。

这办法倒是好,不会埋没人才,只是全民教育,那得花多少银子?

“懂了,懂了,虚谷老弟,你说你说我们到哪里去支教,我们马上就去。”

大少笑了:“哥哥们莫着急,莫着急,现在马上就十二月,学校要放年假了,当夫子的事情,等过完年再说。

现在还有时间,所以哥哥们说说这里的情况。咱们这里现在有西个城市,基隆,台北,笨港和台南。每个城市名下各有三个镇。

其中台北城里有十所学堂,每镇有一所学堂。基隆,笨港和台南城里各有西所学堂,每个乡镇有一所学堂。

别外,希望岛有两所学堂,浪漫岛有两所学堂,琉球岛有两所学堂。

还要在橡胶城,雅加达城,泗水城,各建一所学堂。

三亚基地,九龙基地,日南基地也需要各建一所学堂,总共有西十六所学堂,最少还缺少夫子几百人。”

大少提了前前后后西十六所学堂,唯独没提青山堡的学堂。

毕竟其他的学堂都悬浮于海外,不怕别人手长,唯有青山堡第一小学堂是在大明的鼻子底下,受官僚干涉的系数极高。

“哥哥们,要不就借这几个月的机会。各自回去帮苏禄郡主搜罗搜罗人才如何?

如果有愿意来的夫子,家庭比较贫困的。还可以把家里的人全部都接过来,这里还包吃包住包养家糊口。

还有,在这里当夫子,不分男女都可以,如果是有才华的女夫子愿意来更好。”

“这个……”这个,好像与礼教不符,才子们不敢接话了。

只是默默的把大少的话记在心里,盘算一下家族里有没有怀才不遇又生计困难的女子可以推荐。

老弟,我们回去帮郡主招揽人才,何时才能重返?

“过完年吧,过了二月初二到南京集合,那时,这边的学校正在军训,正好可以给哥哥们招来的人才做一个岗前培训。”

十一月三十日,大少带着众才子回到南京,众才子们下船就各自散去,帮台北网络人才去了。

十二月初一日,星光璀璨楼和珠光宝气楼两家看上去没有任何关系的商楼大张旗鼓的开业。

星光璀璨楼卖的全是琉璃制品,琉璃杯,琉璃盘,琉璃碗,琉璃窗,琉璃瓦等等,种类繁多,且售价奇高。

珠光宝气楼卖的全是海外商品,卖的最多的就是一个叫环中华洋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出产的稀奇玩意。

肥皂,香皂,千里镜,放大镜,老花镜,大墨镜,大摆钟,玻璃璄一应俱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