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3章 请能人大少花心思 基隆河建成水电厂(第3页)

第143章 请能人大少花心思 基隆河建成水电厂(第3页)

“虚谷公子请起,公子行此大礼,老夫担待不起。”见程风给自己行这么大的礼,一点不敢托大,只能紧跟上前几步,亲手把程风扶起。

两人一阵的寒暄,你来我往,客气了几个来回,这才分宾主坐了,宋士慧立在老头身边,负责端茶倒水。

宋应星笑问:“公子千里迢迢来到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程风笑笑:“学生听闻,老先生赋闲在家,学生这里正好有一个职位,觉得非常适合老先生,便想请老先生出山相助。”

宋应星听不明白,什么叫正好有个职位,莫非你家要请私塾先生?

“老夫记得公子是袁尚书的弟子,怎的还有另请先生?”

程风笑道:“不是我家要请先生,是旧港宣慰司的苏禄郡主想请先生去主持旧港的工部。”

宋应星这才想起来,这小屁孩和那个统一了南海,重新恢复了旧港宣慰司的苏禄郡主也是熟人。

宋应星客气道:“老夫只是区区一举人功名,怕是难以胜任。”

程风笑了:“先生真是太谦虚了,老先生你是知道的,旧港宣慰司刚才回归大明。

那里可是大明丢失了一百多年的疆域,现在好不容易被收回来,更需要无数的有识之士去帮助郡主巩固旧港的根基,可那里严重缺乏人才。

现在郡主在东番岛上建了很多的作坊,有炼铁炼钢的,造各种机关工具的,造船舶的,造纸的,搞印刷的。

虽各种作坊不胜数,可缺少一个有能力的,可以统管全局的,在手工业这方面又比较了解的负责人。

学生知道了郡主的苦恼,便想到了老先生你是这方面少有的大师,特别向郡主推荐,希望能请先生你到那里去主持大局。”

“你是说请老夫去那里主持大局?当那里的工部尚书?一个宣慰司,怎么会有工部尚书这样的职务?”

程风无语:“先生悟错了,我只是说那个工作的性质,类似于工部尚书,不是说那里有工部尚书的职务。

其实那里没有工部,只有工业部,主管的也不叫尚书,而是叫工业部部长。

工业部也不像工部那样,还要负责水利,房屋的营造。

那边的工业部只负责工业方面的工作,比如说机械厂,造船厂,钟表厂,造纸厂,织布厂,纺纱厂等等。

而修水利和维修河床这些事情,另归水利部管。修建房屋,城墙等归建设部管,修桥梁,道路这一类的,归交通部管。”

这都是他喜欢的事情,但宋应星有些犹豫:“公子你说的这这份差事,老夫确实有兴趣,只是老夫还有老母亲需要侍奉,离家太远,恐有不便。”

程风看看这个曾经辉煌无比,如今却己经败落的家庭,笑道:“老先生,这可是一份饷银很高的差事,包吃包住,一月还有五十两的饷银可拿。

不但饷银拿得高,你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绝大部分的机器都是老先生你平生未见过的。”

宋应星没有回话,站在他旁边的宋士慧说道:“父亲,侍奉奶奶有我和弟弟,你老不用担心。”

说实话宋应星也是心动了,毕竟一月五十两的饷银,快赶上县令一年的饷银了(明朝七品县令的年饷是五十五两),这么高得饷银,就算是做到布政使也拿不到。

然而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各种各样没有见过的机械,这才是让他怦然心动的诱惑。

宋应星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道:“这事老夫不敢做主,需要和家母及家兄商议才能答复。”

程风笑笑:“这是大事,商议是应该的。”

“静生(宋士彗,字静生),代为父陪公子小坐,为父去寻你大伯,公子失陪。”

宋应星起身,交代宋士慧陪好客人,便告辞离开。

很快,宋家后院就汇聚了几个人,宋应星的母亲魏氏,大哥宋应升,族长宋和庆,族叔宋国祚,宋国祚也是宋应星的老师。

宋氏族长宋和庆,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宋应星的亲叔祖,隆庆三年的进士,任过吉安州的同知,柳州府的通判。

宋应星把登州程风到访,代替旧港宣慰司的宣慰使苏?郡主招募自己去任职的事说了一遍。

听说包吃包住,每月还有五十两的饷银可拿,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尚书才有的月俸,宋国祚觉得这份差事可以干。

宋应升也觉得这份差事能干,这些年来,几兄弟都在读书,家里只有花费没有收入,早己经入不敷出了。

要不是叔祖帮衬着,家里估计就要卖地了。如果宋应星能得到这份差事,家里的经济条件马上就会好转。

宋和庆分析:“这些年来,朝廷的职务都是满员,很多进士都安排不下去,何况你们兄弟都是举人。

何年才能考上进士也不得而知,想依靠举人身份得到举荐入仕非常的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