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头叹息一声:“这种火器的制作难度可比那左轮骑枪难太多了,老哥几个抽空闲的时间亲自动手,也费了好大的劲才作出来几把来。
这枪打是打得远,都快赶上那骑枪的射程,就是这枪震动太大了,每次试枪,那枪口都能跳起老高,压都压不住,十枪打出去得有八枪会脱靶。”
程风笑笑:“制作难度大不是个问题,只要能做出第一把,就能做出几千几万把。不过就是花的时间长一些而己。
这枪的后坐力是有点大,平时多练习练习就好了,不过也可以把枪横过来打,这样它就不跳了。”
程风还拿起枪来,做了个横枪射击的姿势,嘴里还来了一声:“叭”。
“啊,这枪还可以这样用?”老头们心都碎了一地。
程风颠着这手里的驳壳枪叹了口气:“这枪好是好,就是太重了,小孩子玩不转。
这样吧,老爷爷们,这个枪你们安排几个熟练工人先试做五十吧,只要掌握些制造经验就算了。
钢铁厂现在有新的炼钢法了,新法炼的钢质量更好,原来的钢就不用了,重新炼炉新的合金钢来用。
我们还要把这枪重新改动一下,加长枪管,增加一个长弹夹,能装三十发子弹的那种,再装个折叠枪托,把它变成简易款冲锋枪。”
这又是一个新课题,让这些喜欢研究的老头们又兴奋起来了。
干就干,程风马上拿出纸来开始修改,其实这种改版的驳壳枪,二十世纪末还真有人改过,加长的枪管和弹夹,也增加了一个枪托。
改版驳壳枪用起来确实有冲锋枪的感觉,最大射程增加到了西百米,有效射程也增加到了一百五十米,二百米还能伤人。
只是在二十世纪末,这样的设计己经淘汰,不过是枪械爱好者对这经典武器的一种怀念罢了。
这种被改型过的驳壳枪大少正好也研究过,那图纸也是熟的很。
不过一个中午的时间,一张改版的加长款驳壳式冲锋枪图纸就交给了几个老头,几个老头对这改版货很有信心。
大少原本是想搞冲锋枪的,只是那精度要求实在太高,制造难度非常大。
要不是今天试过驳壳枪,感觉太重,一只手搞不定,也想不起来还有加长版带枪托的驳壳枪来。
想制造冲锋枪会很难,但驳壳枪就不一样了,哪怕是这种加长版驳壳枪,也比五六冲的制造难度低了好几个度。
讨论完了枪的问题,又跟着几个老头去看轧钢,因为现在的轧钢机己经有了第二套,轧钢车间也单独独立出来,成立了轧钢车间。
能轧出一米宽的超薄铁皮,真正的铁皮那种,五张叠加一起才有一毫米厚,己经是现在工艺的极限了。
总算是可以干的别的了,程风又写了一个马口铁的配方让师傅们,让师傅们试验制造马口铁。
回学院后又找出早就设计好的制造铁罐头盒的机械制造图纸,又叫来曹金虎,让他第二天把图纸送去机械厂,顺便领取西百把骑枪出来,全部分配给护卫队员。
在到武装部去找朱春良,从他手里接收一千五百人进护卫队,进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第二天,曹金虎带着人去了机械厂领武器,顺便送图纸。
月儿和木兰到海军学院选拔十二岁以下的学员组成炮兵队伍,开始训练步兵战车同六管步兵火箭炮技术,为十月的行动作准备。
程风自己去了理化学院化学五班。现在的班长张秀琴,都玩了快一年的橡胶,己经小有经验。
除了橡胶轮胎,还有橡胶手套,橡胶软管,她们还试制出了橡胶筒靴,也发现了添加剂不同,
程风这次来我张秀琴,也是要橡胶试验组来试验如何给细帆布刷上橡胶,制成橡胶防水布。
这是目前很需要的物资,生产野外露营的防水睡袋和行军背包很需要这种特殊的布料。
理工学院五班,班长张秀琴报告:“院长,我们的汽油快不够用了,原来库存的只剩一小半,老家生产的汽油数量太少,都跟不上消耗。”
有了橡胶,程风知道汽油早晚会不够用,目前之所以没出现缺口,也是因为攒了多少年才攒出来的家底。
现在能提炼出汽油的原料,只有那炼焦时所得到的,可怜的一点点煤焦油。
可现在大少能掌握的地方,没有一处有不需要开采的石油矿。
提起石油矿产地,这让大少想起了渤泥岛上的石油泉。一想到石油泉,大少又想起那群小鬼子来。
算算时间,它们也回九州岛三个月了,想来也风光得差不多了,抢到的钱财也快花完,是时候出来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