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8章 赵率教避险卧龙山 侯世禄穷游京冀地(第6页)

第148章 赵率教避险卧龙山 侯世禄穷游京冀地(第6页)

这下好啦,原本带着一大堆火炮,雄赳赳气昂昂的侯世禄遇着袁崇焕,转眼火炮和炮兵就没了,一仗没打,五千军队缩水成了西千。

西千就西千吧,现在没了炮兵拖累,行军速度还能快一点。侯世禄很是无奈,只能如此安慰自己,谁让人家是上司,不愿意都不行。

没了火炮的侯世禄只能和饿着肚子的满桂分道扬镳,满桂是拖着半条快要饿死的小命去顺义,只求那里的守军能给自己一口饭吃。

候世禄把自己的裤腰带紧了又紧,带着一群饥兵星夜赶往通州,毕竟通州粮食多,不怕没吃的。

十一月初九,在遵化城外驻扎了八天的黄台吉突然拔营起寨,向蓟州进发。

同一日,阿敏围攻打迁安县城半日无果,当晚半夜三更,有内应打开城门,女真人冲进迁安城烧杀抢夺,迁安城失守。

十一月初十,袁崇焕赶慢赶,总算是抵达蓟州城,正准备进城,就看见西北方向有一支队伍正朝蓟州而来。

袁崇焕派出斥候前去询问,得知是从密云赶到蓟州的密云总兵刘策,因为接到勤王诏书,赶来支援。

袁崇焕把刘策叫到跟前,一通劈头盖脸的教训,刘策心里委屈,可是有什么办法,袁崇焕是上司。

上司命令自己返回驻地,哪里敢违令,只能带兵返回密云。

可怜的密云兵日夜奔波,好不容易赶到到蓟州,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便被袁都督赶回了密云。

刘策返回密云,袁崇焕带着队伍进入蓟州城,开始防务调整。

十一月十一日,黄台吉大军抵达蓟州城下。袁崇焕亲率军队出城迎敌,双方在蓟州北城外对峙多时,但是没有发生任何交战。

蓟州有私人野史记载,有传闻说这两日,袁崇焕还在蓟州城外,杀牛送酒慰问远道而来的女真兵。

只是这一段记载并未见正史,也未见于地方县志,其真实性无法考证。只能说正史不让记录的东西,你就不能怪野史太野。

先说满桂靠着喝风倒沫的坚强意志,终于在十一月十一日来到了顺义,不想顺义守军看了兵部调令,又看了蓟辽总督府调令,也是左右为难,不知道听谁的好。

好在顺义城里有聪明人出了个主意,反正都督府的调令是驻守顺义,驻守在城内还是城外,不都是一样的,只要满桂不进城,就可以给兵部交代。

兵部派人来查,那满桂就是自己做主住在顺义城外的,和他们顺义守军没关系。

如果蓟辽总督府派人来查,那满桂确实是驻扎在顺义城外,同样没毛病。

两份调令,满桂自己也不知道听哪一边的好,顺义军的左右为难,他也能理解。

好在顺义军给他指了一个距离顺义城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给他送来了需要的粮食。总算有了一口吃的,满桂也管不了城里城外的,先休息休息,吃上两顿饱饭再说。

再说侯世禄到通州时,己经是十一月十三日凌晨了。可是侯世禄又悲哀的发现,通州他也进不去。

倒霉的侯世禄正好遇见前来通州视察军务的孙承宗,孙承宗大清早的刚起床,就看见跑过来叫门的侯世禄。

孙承宗真有些生气了,站在城头质问侯世禄:“大胆侯世禄,兵部调你部前去蓟州布防,你不到蓟州去,跑通州来是想干啥?你是想造反吗?”

侯世禄差点给孙承宗跪下了,只能是哭诉自己并不是主动来通州的,实在是到了蓟州,袁都督只把自己的火炮和炮兵留下了,自己是被袁都督调回通州的。

侯世禄心里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大都督强行扣押了自己的火炮和炮兵,自己还不敢说是强行扣留的,只能说是留下的。

没想到这句话提醒了孙承宗,看着侯世禄的两千骑兵和累得快要断气的两千步兵。

心里一个不落忍,就想把侯世禄的两千骑兵留下,可又一想,把骑兵留下来守城实在不划算,那就留下他的步兵吧。

就这样,体恤士兵的孙承宗就把两千步兵也留下来帮助守通州,剩下的两千骑兵让侯世禄带着滚回蓟州去。

侯世禄出来勤王的时候,本来就五千的兵力,到蓟州被扣了大炮和炮兵,现在又被强留两千士兵。

一仗没打,寸功未立,五千人马就只剩两千了,还连续好几天没有吃到一口饭,这让侯世禄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可是没办法,现在通州不要他,蓟州也不敢去,侯世禄突然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没娘要的孩子,通州的孙承宗不要他,蓟州的袁崇焕也不要他。

高高兴兴出来勤个王,一点功劳没捞着,反而是无家可归了。

苦逼的侯世禄思考再三,现在哪也去不了,可就在外面瞎晃,士兵也没饭吃啊。

无可奈何的侯世禄决定去顺义找满桂,至少在满桂那里,没有孙承宗也没有袁崇焕,不会被别人当丧家犬一样来回的踢。

更希望的是,也许满桂那里还能有一口饭吃。

无家可归的侯世禄只能带着不足二千的兵力,去顺义找满桂。

侯世禄也是没办法了,因为兵部根本没有让他去顺义,而他去顺义的目的只是因为和满桂熟识,想去混口饭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