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朕没算过账,士兵欠饷原以为是粮饷不足。可听这细账,每年粮饷多有盈余,怎么会欠饷?”
这个问题需要自己去悟,程风不说话了。
可惜,户部的钱粮是如何调拨的,从小到大就没人跟小皇帝说过。
从未听过见过的东西,任凭小皇帝如何的聪慧,也是悟不出来的。
“明明钱粮多有盈余,为什么还会欠饷?”小皇帝想了很久,还是悟不出其中的道道,只能开口问。
身边无数的大儒名士,只教西书五经,没有人告诉过小皇帝,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奇怪的钱粮操作流程叫提留。
反正话己经说开,不想得罪也得罪了,剩下的话说与不说,都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被人套了麻袋丢护城河。
程风决定破罐子破摔,不管了,彻彻底底的给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小皇帝上上经济课。
“陛下,再说为什么会欠饷银之前,草民想问个问题,陛下可知晓天下财富是如何分配的吗?”
“天下财富如何分配?这个不知,老师们常说,帝王应心怀天下大事,不能惦记黄白之物,那是升斗小民才会记挂的俗物,非君子之物,那是民之利,帝王不可以之争。”
程风点头:“大儒说得对,帝王就不应该爱财。现在草民先说说天下财富是如何分配的,陛下,草民能用一下纸笔吗?”
“当然可以,王大伴拿纸笔来。”
王承恩忙拿来纸笔在程风面前铺开,另拿了一方新的砚台,重新磨了墨汁。
程风拿起毛笔,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正三角,一个倒三角。又图了两条线把两个三角分成了三份。
“陛下请看,这个正三角就代表着大明所有的人丁。最上面这个尖尖,代表着大明最有钱的一群人,这一群人,就是大明的大富豪,大权贵,大士绅,总人数大概在200万左右,这部分人有特权,他们不上税。
中间这一部分,代表着大明的普通地主,富豪,权贵,士绅,这一部分人大概在千万人左右。这部分人,大多数也有特权,同样不上税。
最下面这一部分,最大最多的这一块,就代表着全天下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人数大概在两万万左右。
大明所有的税收,劳役全部来自于最底层的这一部分人,就是大明的人丁和税收情况。”
程风又指着那个倒三角说道:“这个倒三角,代表着大明所有的财富,总数估计在十七万万两以上。
最上面数量很多的这一部分,大约有十万万两,归最上面这二百万大权贵,大富豪,大地主,大士绅所有。
他们是大明最有钱的人,但是他们从来不给朝廷上一文钱的税,大明每年倒贴银两,养士兵来保护他们。
中间这一部分,大约有五万万两左右,这部分钱财归普通地主,富豪,权贵,士绅,人数大概在千万人左右。这部分人同样不上一文钱的税。”
说到这里,程风笑言:“像我们这样的,陛下认为属于哪一层次的人群?”
崇祯想了一下:“我们的买卖,每年能分红西五十万两,再加上皇庄的产出,每年总有个六七十万两,应该属于最上面这层才对。”
程风笑笑摇头:“你我都不在这个阶层。中间这千万人的层次才是我们的位置。
陛下你虽说是帝王,但并不是最有钱的那群人。下面我们在看看,最底层的百姓,他们的数量大约在两万万以上,人数最多的这部分人群,他们的总资产也就两万万两左右。平均一人才一两银子,就是倒金字塔最下面的这个小尖尖,才是所有穷苦百姓的财富。
但是大明所有的税收,全部来自于他们,他们一年到头就能收入这一两银子,还要有一半以上要用来交税。遇着灾年的时候,一两银子都没有,就得卖儿卖女才能交上税。
朝堂上那些大儒们口中所说的以民争利的民,特指最上面人数最少,钱财最多的那两部分人群,并不包括这些最底层的百姓。
陛下,大明免税,免的是最有钱的人的税,收的税是最没钱那部分人的身家性命。
陕西为什么会有百姓造反,不是说那地方真的颗粒无收,而是那些穷苦的百姓收的粮食交税都不够。
有的甚至卖儿卖女之后都不够交税,除了全家饿死,只能造反。
大明为什么税收越来越低?问题就出在这里,越有钱的人越免税,越没钱的人越上税,就逼着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只能揭竿而起。
这个问题就如同袁都督的五年平辽一样,不管怎么做,横竖都是一死,只能赌一把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