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只要大明敢建这座城,今年的冬季女真人又要和大明拼一次命,只要是这种拼命的围城战,大明100会输。到时候天雄军就有可能派到那个地方去救援。
我给你们的任务就是,如果真爆发了大凌河围城战,天雄军又被派到了那里,你们跟着过去,就在大凌河边选一个适合建码头的地方为我们建造一个补给站。
我们需要那么一个地方打通漠南蒙古的道路,为联通沃儿都司的曹金虎部做准备。”
蜀汉八杰们围拢过来,仔细看着地图,种花玄德率先说道:“院长,如果我们在这里横插一脚,不就拦在了大明和建奴的中间,我们成了他们的缓冲地带,这会不会被双方都当做敌人来夹击我们?”
程风提醒道:“你们在那里建补给码头,不能用我们的名誉。原则上那里是天雄军的补给点,只是由我们来驻守而已,如果哪一天天雄军不在大淩河城驻守,撤退的时候我们来接管大凌河城,只是这件事未成之前,你们不能对任何人提起。”
蜀汉八杰马上立正行礼:“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程风满意地点点头:“好,此事至关重要,关乎我们未来在辽西的布局。去天雄军的要注意,你们是旧港宣慰司的特派教官,遵从我们这边的礼节,这是我和皇帝说好了的,在那里任何人让你们下跪都不用叼他们。
谁敢让你们下跪,你们就让他拿皇帝的圣旨出来,没有圣旨让你们下跪,你们就当他的话是屁。
另外要注意,训练明军的时候,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同于你们,在训练的时候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慢慢来。
去京城接管后勤队伍的,要尽快和刘掌柜对接,秘密筹备补给站的建设物资。
你们回去挑选一百名骨干同学随你们前去,到了京城接管后勤队伍的时候,把所有的领导职位全部换成我们自己的同学。
去吧,抓紧时间,做好准备,过几日和我一起北上。”
八杰齐声领命,随后各自回去准备。
刚刚把教官的事安排好,宋应星,夏允彝几人便找上门来说进京赶考的事。
程风看着宋应星和夏允彝几人,笑着问道:“几位兄长都是要进京赶考?”
宋应星拱手道:“正是,公子,我们想去京城搏一搏前途,还望公子能给予支持。”
程风点点头,“这是好事,我定会支持。不过宋部长,你那蒸汽机不搞了?就这样丢下了一个可以永载史册的机会,你不觉得可惜吗?”
宋应星道:“那是蒸汽机的事,是不可能放下的,我已经把它安排给了工程机械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去做,等我科考之后,那30的蒸汽机应该有了眉目,到时我会回来收尾。”
程风点头:“宋部长安排好了就行,我不可能为了一己之私,耽误大家的前程。那就这样吧,二月初二,咱们出发去上海,宋部长先带我去看一看那里纺织作坊的多纱锭纺纱机,然后咱们就直接去金城。”
宋应星点头:“这个没问题。苏州一带有那种多纱锭纺纱机的作坊不止一家,我这些商家我都熟实,单看看机器不难的。”
夏允彝表示:“虚谷公子,咱们是不是应该早一些到京城去?怕去晚了定不下好的客栈,影响了考试。”
程风哈哈一笑:“夏兄不用担心,到了京城怎么可能让你们去做客栈?我家在京城可是有套大房子的,住个百十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到了京城,你们还要和陈子龙他们这些江南的学子取得联系,到时全住我家去,我做你们的后勤部长,包你们能吃好,睡好,住好安心的科考。”
宋应星和夏允彝等人火喜,纷纷拱手称谢,有了程风在京城做后勤保障,大家的吃住都不会再愁,大家对此次进京赶考更有信心了。
程风笑笑:“大家好好准备,此次进京赶考,我相信大家都能马到功成,金榜题名,成就自己的雄心壮志。”
送那几个举人去京城赶考,大少是一点担心都没有,反正在场的所有人这一次一个都考不中,其中就包括那个没有进士命,却在考进士的路上拼命挣扎的大科学家宋应星。
大少之所以很放心的让他去,就是知道他考不起,这也是宋应星最后一次参加科举,在这次落榜之后,彻底的对科举死心。
大少不阻止,就是想让他彻底对科举死心之后,安心的为自己工作。
送走了宋应星,夏允彝几人,程风又把在台北这边的几位举人都问了个遍,全都是要进京赶考的,唯有方以智对赶考没兴趣。
“我就不去了,方家做官的人那么多,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我还是玩我喜欢的电吧,这可比科举有意思多了。”
人各有志,大家见方以智意志很坚定,也就不再劝,毕竟方家家大业大的,进士也多,科举之路并不是方家子弟唯一的选择。
既然大家都要进京,一切准备都已经开始提前,首先就是,一万套天雄军的鸳鸯战袄,一万只军用水壶,一万顶轻型钢盔被装上了船。
紧接着就是一百门轻型弗朗机炮,一万支带刺刀的燧发火枪,两千枚模拟训练手榴弹,四万枚标准手榴弹,一万套子弹袋和手榴弹袋全部装船。
只是这些东西全部用箱子密封着,不知道内情的人,并不知道装的到底是什么。
而另外一艘综合补给舰上。装了六千户双层门窗,两千台煤柴两用回风炉,一万套棉衣棉裤棉帽,棉手套,军大衣,带毛的高筒鹿皮马靴,十斤重的棉被,六斤重的睡袋,备了个齐整。
另外还有一千套装有巨大的钢化玻璃却又不是窗户的木架,没人知道是做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