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土木之变后,我大明武势衰弱。但四年前,有总兵林平之为国开疆拓土三百里,一振民心,让异族知晓我大明的威势。”
“如今国家安定,当文武并举。”
“文以安邦,武以定国,缺一不可。”
李东阳作为首辅一表态,朱佑樘脸上出现满意之色。
一侧的朱厚照也是直接露出笑意。
李东阳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更定。
满朝文武谁不知,这位太子殿下痴迷武艺,常偷偷穿着铠甲在东宫练兵,虽屡遭陛下训斥,却依旧乐此不疲。
朱佑樘自然看到了自己儿子的神情,心下微一叹气。
自己这儿子的习武天赋是很好的,按照国师的说法,已经贯通了十二正经,算是触碰到一流武者门槛。
只是,身为太子,要学的应该是如何治理国家,而不是一心扑到武功上。
算了,等散朝后再说说他吧。
“爱卿所言极是。”
朱佑樘缓缓开口,目光扫过那几位仍在反对的人。
“民生为根,武备为盾。如今番薯、玉米已在各地推广,百姓温饱渐足,正该强健体魄。难道诸位想让我大明永远做“文弱书生”,任人欺凌吗?”
皇帝表了态,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
崇道观。
太渊轻啜一口茶,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寻常事。
“剑心,陛下已经同意了为师的想法。”
绯村剑心:“可是大明幅员辽阔,如果一个个城镇设立学院的话,所耗的时间会不会太长了?”
太渊放下茶盏,笑道:“你还记得你当初在日本得到了【香取神道流】的势力支持后,【红莲院】的扩张速度顿时翻了一翻吗?”
绯村剑心:“师父,你是说”
“大明武林门派众多,更有佛道隐流高手,这是一股极大的势力。”太渊说道,“但是与之同时,大明的武者总喜欢留一手,把敝帚自珍当成了维护宗门秘密。”
太渊忽然莞尔一笑。
“剑心,你跟着为师,也在大明呆了十几年,应该知道,这些门派其实个个都想要把自己的门派发扬光大。”
“但是,你看,他们一边想要光大门派,一边又不想让他们的武学四处传播,这不就是个悖论了么。”
“而自从甘薯种下去后,那帮西方商人又陆续带来了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经多这么多年,现在的大明因为饿死的人,已经极少极少了。”
“当物质丰富,人人都能吃得饱饭时,可以支撑得起练武所需的营养的话,现在正是让武学道学盛开的时候。”
“所以,剑心”
太渊看向了绯村剑心,眼里很平静,又像是不平静。
“为师要交给你一件事。”
绯村剑心看着师父眼中的郑重,挺直了脊背,静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