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汝休得在此胡言乱语!我等对陛下忠心耿耿,岂容你这般污蔑?!”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始终没能谈妥。
但曹操毕竟有后手,也不着急,只是大手一挥,让下令全军安营扎寨。
而此时,在弘农郡,曹休早已奉曹操之命,率领着一支精锐的大军出了函谷关。
他高举着“清君侧”的大旗,一路浩浩荡荡地朝着洛阳进发。
他向沿途百姓宣称,李傕、郭汜二人挟持陛下,把持朝政,为非作歹,他此番奉命前来,就是要清除这两个奸佞之臣,还朝堂一个清明。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傕、郭汜的耳中。
二人听闻曹休以清君侧之名兵逼洛阳,心中大惊失色。他们深知洛阳城防虽固,但曹休的军队来势汹汹,一旦洛阳有失,他们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于是,李傕焦急地对郭汜说道:“如今曹休那小子兵逼洛阳,洛阳危在旦夕。这曹操又在汜水关前与我等对峙,我等腹背受敌,形势万分危急啊!”
而不光李傕着急,郭汜也着急,于是他沉思片刻后这才开口道:“如今之计,我等必须分兵应对。吾率领一部分大军返回洛阳防守,你则留下继续防守曹操,务必不能让他越过汜水关。”
“也只能如此了。汝速去速回,洛阳之事就全靠你了。”
二人迅速商议好后,郭汜立即点齐兵马,留下李傕继续驻守汜水关,自己则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返回洛阳。
曹操这边自然是也得到了曹休已经发兵的消息。
于是郭嘉向曹操道:“主公,如今郭汜已率大军返回洛阳,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我等可趁机散播洛阳即将失守的消息,如此既能振奋我军士气,又能打击敌军士气,让李傕的军队心生恐慌。”
“奉孝此计甚妙!那就依汝所言,速速派人去散播消息。”
一连好多日的努力后,“洛阳即将失守,曹休大军已兵临城下”的消息在曹操的军队中传开。
曹营当中听闻此消息,自然是个个士气大振,毕竟谁优势的时候不开心嘛。
而在汜水关中,这个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本就心慌的大军慌上加慌。
自己不是保卫皇城的禁军吗?什么时候成叛军了?
我是叛徒?
一连让这个消息发酵了数日后,曹操见时机已到,便命言旭撰写檄文。
而在曹操的政务威胁大法下,言旭只能苦着脸继续耗费脑细胞替曹操写檄文。
盖闻天下者,乃汉家之天下,当今陛下承高祖之业,居九五之尊,理当受万民之敬仰,享四海之朝拜。
然自董卓之乱以来,天下纷争,奸佞当道,社稷倾颓,生灵涂炭。幸赖陛下圣明,虽处危局而志不屈。
今吾曹操,本一微末之臣,蒙陛下恩宠,得以效命于朝廷。吾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大败袁术,为朝廷除一大患,此乃吾之职责所在,亦为陛下之洪福。
吾欲进京面见陛下,复命讨贼之功,以表吾之忠心。
然李傕、郭汜二人,狼子野心,犹如董卓再世。
此二人自恃手握重兵,把持朝政,挟持陛下,不让吾等功臣面见陛下。其行径之恶劣,令人发指。吾等为朝廷出生入死,却被此二人百般阻拦,不得近陛下之身。
李傕、郭汜,汝等不思报国,反行篡逆之事,视朝廷如无物,视陛下如傀儡。
二人之罪,堪比董卓,实乃天下之公敌。吾今奉天命,以清君侧之名,率仁义之师,讨伐汝等。吾誓要荡涤奸佞,还朝堂以清明,还天下以太平。
檄文既成,曹操命人将其抄写多份,四处张贴。
甚至说往南方都送去了不少,反正就是要把李傕郭汜定性成为董卓这个反面形象。
而在李傕的军队中,檄文更是让本就不稳的军心再一次浮动,不少人开始对李傕产生了质疑。
坏了!我们真是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