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前年从学宫毕业,前往关中帝京为官的邓与。
他这一年多来,都在大理寺为官,虽然也很年轻,但官威体气日渐养成,神情肃穆。
此番,他是和其他一些官员如鸿胪寺、太常寺中人,随龙光大师一道自关中帝京来河洛东都。
作为大理寺官员,邓与职责并非陪同龙光大师,只是顺路。
姜氏同郑氏的案子纠缠了几个月,如今终于要渐渐落下帷幕,邓与奉命而来协助结案。
郑氏出血但不倒,姜氏获利但收获不及预期,事情基本已经尘埃落定。
于邓与而言,公务没什么碍难。
倒是这次回东都学宫前,就听到个让他心情不甚美丽的消息。
彼时还只是耳闻,现在他可以亲眼得见。
那个白衣书生风采出众,随意站着也像是人群中心,每次都第一时间映入邓与眼帘。
这个市井铁匠出身,比他邓与年龄还小一点的年轻人,已经成功晋升儒家五品武者境界了。
可怜他邓与现在仍然是六品。
当初七品晋升六品,对方便比他快,现在六品晋升五品,还是比他更快。
邓与家学渊源,见多识广,人与人之间类似情形见过许多,但他绝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己是落后的那个。
这眼看着就已经是一步快,步步快的局面,如没有大意外变动,他怕是今后都没法再反超那个白衣书生了……
邓同当前立在自家兄长身边,望向徐永生的目光就要单纯的多。
只有愤恨。
从东都学宫被退学,他回了邓家不至于一无所有,仍能依托家族资源修行。
但一来,邓家内部本就有倾力培养的目标,似邓同这样的子弟送入学宫,借学宫资源培养,如今被退货,虽说邓氏家大业大,可再栽培邓同,也是额外支出。
更何况邓同此前被退学的经过不光彩,连带着令整个邓氏甚至都被人指指点点。
这种情况下,家中长辈看邓同,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实事求是地讲,邓同被退货回家后知耻而后勇,修行习武比他当初在学宫时刻苦认真不少。
但进步速度,反而不如他先前在学宫时。
如此一来,他对徐永生原本只是些嫉妒和不满,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愤恨。
可惜,兄长邓与也盖不过那个该死的市井儿,邓同眼下希望全寄托在自己身边另一个青年男子身上。
“大哥,那边那个穿白衣服的高个,就是那个姓徐的市井儿。”邓同低声咬牙切齿说道。
邓与、邓同身边,比他们年长些许,看上去年龄约莫在二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年,闻言并没有朝徐永生方向看去:“我知道。”
“大哥,这厮欺人太甚,你能不能……”邓同话没说完,就被对方打断。
“不能。”那青年面色不变:“我给你们出头,王阐再给他出头,有什么意思?”
对方直承自己不及王阐,顿时让邓同语塞。
这青年名叫邓和,乃是河洛名门邓氏一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深受家族长辈器重,内部倾力培养,早已经是五层三才阁全满的正五品武者,只差一项历练完成,便可以去尝试参加典仪,冲击四品宗师之境。
论修行进度,相较于更年长的中生代郑广、郑彬等人,邓和还更接近四品境界。
但他半点都没有自得之意。
因为他没心思往下比。
往上看,东都学宫最年轻的博士王阐,还有许氏一族年轻一辈佼佼者许冲,都已经晋升四品宗师之境。
这两人年纪比他大个五六岁左右,姑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