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220章 216正心典仪武道四品(第4页)

第220章 216正心典仪武道四品(第4页)

武者修行,不论儒、释、道还是纯武夫路线,从七品武者到六品境界,是个大坎。

三才阁或三骨堂、三宫坛、三宝塔等等,三层变四层出现质变,可称四方通达,内外贯通。

实战的时候,四层三才阁与五层三才阁内儒家浩然之气一同流转,会共同形成一座至少十二层高的全新虚幻楼阁。

在此楼阁助推之下,七品以上境界的儒家武者,便可能化虚为实,令自身浩然气化作真实的雷电水火。

徐永生在自己五品境界巅峰时,与人动手之际,便会形成十五层高的虚幻楼阁。

他文武双全,以儒家浩然气和武夫血气迭加的时候,这全新虚幻楼阁奥妙更胜同境界下的武魁高手。

而眼下,随着徐永生修为境界再次进步,臻至四品境界,有了六层三才阁,他们第六层还都空着,他体内仍然再次生出质变。

那层数众多的全新虚幻楼层,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者,是眉心天阁、胸口人阁和腰椎地阁内同时都有大量流光散发而出不说,更汇聚为一朵看上去通体朦胧但依旧闪动光辉的云团。

徐永生内视自己体内,第一次见到这等存在。

但不难猜测,五品以上,可被称为宗师的武道高手,除了调动自身浩然气、灵气之外,更能协调周转四方天地自然之力的根基,便是这团闪动流光的祥云。

以此作为根基,沟通天地自然,可得宗师之六合化境。

徐永生完成这一切后,长长呼出一口气。

习惯成自然,他先观察周围环境。

虽然此前已经三番五次检查,当前再看也没发现周围有其他人,但徐永生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

他在这条河道中,已经待了比较久。

同时,他也将自己行使典仪所用的无篷舟、青瓷碗还有定星针都处置利落。

一边收拾东西,徐永生一边思索。

大乾朝廷那边五品晋升四品的儒家正心典仪,大致流程他也知道。

比较起来,两套晋升典仪其实也有相似之处。

朝廷学宫那边的正心典仪,同样分作四步,对应起、承、转、合。

双方起始第一步内容几乎完全相同,都是在湍流中石砥柱上开始。

只不过,朝廷学宫方面的典仪,不需要参加雾气凝聚满碗清水。

然后,民间典仪第二步是经由五惑津,破除五朦。

朝廷学宫典仪第二步是穿过五门。

所谓五门者,迷情香之香门,靡靡乐之声门,霓裳舞之色门,珍馐宴之味门,以及金玉山之欲门。

双方相似度极高,让徐永生很难不怀疑有参考甚至传承改良的关系。

至于朝廷学宫典仪的第三步,同样要用到磁针,不过,如果是通过朝廷武学宫参加典仪,只需要直接将磁针悬挂在学宫里一处风幡下即可。

而最后一步,则是悬挂铜镜于学宫内中央文宫的正门背后。

总体来说,要比民间典仪更加简便省事。

但其中代价,自然不必多言。

正如同禁军中走武夫路线的武道高手,走火入魔概率远小于江湖中人,原因正是在于朝廷体系帮他们分担。

而朝廷学宫体系下的儒家晋升典仪,每每有修为境界更高的人帮助主持,当中想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有了师生君臣之实,那么,在整套体制框架没有大幅动荡倾颓之前,框架就自然会对个人有影响。

似林成煊修习中庸剑城那样的特例,毕竟是少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