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支流河道被占,成了农田。”
“导致干流在雨季承担超出负荷的压力,严重影响流域沿途村镇安全,因此,新朝将会改变这一局面。”
“推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退耕还河!”
“以前存在的河道,全部恢复。”
“增加水网的蓄水总量。”
“如此一来,大河涨水,可以流入这些支流,极大避免流域沿途的水患漫堤。”
一听之下。
百姓们也觉得有理,先人向河取地,没有一条条支脉,一旦遇到大降雨,河水都往主脉留,当然撑不住。
这个道理,大家并非不懂。
一来。
活着不容易,多一块耕地,能多或些人。
二来。
也没人牵头管。
不少前朝的地方官员,甚至巴不得有灾。
如此一来,可以向朝廷拨款,上上下下,都可以从中吃一笔。
因此,对于退耕还河,前朝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第三。
也有现实因素,退耕还河,沿途村民如何安置?
但新朝不同。
所有土地,理论上所有权都是国有,而且之前罚没了那么多的土地,最关键的是大量工程吸收了劳力。
使得人口过剩的农村,出现了短暂的平衡,甚至缺乏。
毕竟,出去打工,每月拿薪水,比地里等大半年容易。
以前是出去也没啥活做。
现在是出去做不完的工。
有一把力气,就饿不到,工建部几乎无限制招人,南庆商务院旗下大量的商号,也在疯狂招收劳动力。
不仅男工。
女工也招。
这让很多人意动。
女人这时代在外打工,实在是很难,而新朝给的待遇不低,一个人几乎顶的上一个壮劳力的六成左右。
对体力没什么要求,年龄十六以上。
很多人恨不得把自家十岁的娃也送去,可不行,当初人口登记的时候,相当诚实,人家一查就查到了。
根本做不得假。
。。。
也就在春耕开始的第三天。
“赵组长。”看到赵奇上门,一个老汉赶紧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