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贞观三百年 > 578 河东的小米养人呐(第11页)

578 河东的小米养人呐(第11页)

他只要没事儿,那就是最好的。

他就是一根墙头草,这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

“王总,不知道这次舆情,中央……东京,会不会……落个板子在谁头上?我可是小虾米一个,可不敢跟谁争锋啊。”

“哈哈哈哈哈哈……”

王彦章大笑,看着牛县长道,“牛县长,你要是当了蒲州州长,还能是小虾米吗?”

“我怎么可能当上蒲州州长?我不过是……嗯?”

愣了一下,牛县长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赶紧起身,搓着手凑到了王彦章跟前,“都说是‘铁枪王彦章’,王总,您的笔杆子,那就是枪杆子啊。这三下五除二,打东京的衙内,比打算盘还利落。您给指点指点,指点迷津,指点迷津……”

“牛县长,从来都是论功行赏的。哪怕是从龙拥立,也都分个首倡……您说是吧?”

“首倡?我就是首倡啊!河东省!是我们河东人的河东!绝对不能再继续拿河东百姓的血汗,去喂饱东京蛀虫的肚皮!!河东的小米养人!不养畜生!”

“好、好、好……”

王彦章连连拍手,这个牛县长,墙头草是墙头草,可脑袋瓜子,转的并不慢啊。

“首倡义举”,一个秉承正义公德之心的县长,为了虚无缥缈的理想,赌上了自己的前程。

怎能不令人感动,怎能不让人振奋?

国家还是有栋梁,国家还是有纯臣的嘛!

事情的发酵,从这一步开始,王彦章就知道,万事俱备,就差最后的一哆嗦。

他作为朱温的谋主,只能将错误削减到最少,剩下的,就是看东京的钱光头和他,哪边错误更少。

谁少谁就先赢上一铺!,!

能够想到的同窗、同学、老师……居然都是远方的,根本使不上力。

至于说隔壁芮城县……呸,大家都是中条山山南的穷兄弟,凭什么你就是京畿的?

上溯一百多年,芮城县也的确是河东的,但是后来因为京畿地区需要人口分流,再加上因为第二次内战的原因,为了防止保证京畿地区能够在黄河以北有缓冲区,所以就将河东道的两个县,划为京畿地区直辖农业县。

然后将京畿地区和京兆地区之间的虢州,划归河东省,京畿地区和京兆地区,于是就不直接接壤,长安和洛阳,各自玩各自的。

照理说虢州划归河东省,算是福利,然而并非如此,原因么……很简单。

虢州的最北部,就是黄河,过了河,就是永乐县的县城。

也就是说,虢州跟河东省的大部分地区,是分离的,属于非典型的飞地。

然后不管是方言也好,饮食习惯也罢,再加上往来交通等等成本,都让虢州成为河东省省内最为格格不入的一个。

福利变为负担,那只会更加恶习和纠结。

更何况,从永乐县出发,顺着中条山山南往东走,芮城县的境内耕地,肉眼可见的要比永乐县的强。

永乐县的土,依然是黄土。而到了芮城县,最差的坡地,放在永乐县,都是中上,因为亩产能够达到一百二十斤了。

可以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长期对京畿地区、京兆地区充当便溺器角色的河东省,民间本身就有很强的怨言。

掐指一算,往上数接近三百年,太谷县开始种麻那会儿开始,就已经是“怨声载道”。

以前是没胆子,当然有胆的后来都成了河东省、北京的坐地户,现在不一样啊,自己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抠出来的粮赋,居然就这么拿去填不见底的窟窿,这谁受得了啊。

理直气壮!!

爷的小米儿,给灾民,可以;贪我一粒,不行!!

得理不让人,这本来就不是错的,更何况永乐县的乡民们,本身就是带着怨念。

生活的好坏如果只跟自己比,那也问题不大,可要是跟人比……那就没法比了。

都是中条山下的娃,都是黄河北岸的汉,咋芮城这样的好地,归你京畿了,我这永乐县多好听的名字啊,你咋不收呢?

再加上每年河东的煤炭,都要从永乐县过境很大的一部分,运往长安和洛阳,那更是怨念十足了。

乌漆嘛黑留下,红红火火走开……一天两天还行,一百年两百年都是这样,只怕祖训传下来都是煤炭色的。

也就是一个晚上的事情,永乐县百姓驱逐钦差这件事情,就传扬了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