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贞观三百年 > 590 马氏的发迹(第2页)

590 马氏的发迹(第2页)

而且是垂直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是自己的人,形式上将“长沙路忠武军”彻底换了个皮。

江湖上虽然还有“长沙路忠武军”的传说,但马氏父子自己,只认朝廷官职。

马司令、马将军、马县长……都行。

因为跟王角没有撕破脸,所以不少投资马氏父子的湘北官僚,在贞观三百零三年不但没有血本无归,还略有增值,因为湘江航运现在的大头,就是运往衡州的货。

衡州则也是不断地对外输出农副产品,茶陵县的茶叶,攸县的粮食,安仁县的腌渍品,以往不起眼,现在就是硬通货,江淮省官场大规模的贪墨赈灾粮款,其中不小的一部分,就是来自湖南的货,而走的,就是湘江,就是桥口镇。

所以不说自己运营的朝廷物资玩“漂没”,光收正规渠道的过路费,湘北官场只要是投了马氏父子的,都觉得是血赚。

至于马氏父子几人,“潭州警备司令部”司令马希振一直以来就一条,“保境安民”大声喊,手下大兵不能少。

保存实力就是马希振的真理,督促他要玩哪儿哪儿剿匪,可以,人到了放几轮炮就完事儿了,然后赶紧撤。

直到现在,新年的正月里,衡州边上驻扎的二师师长牛大双,通告横山县之后,初八一大早就开炮攻城。

然后,马希振知道,是时候转进长沙了。

当然转进之前,他也早早地在横山县搞了一点采购,装满了十几条船,然后才从城东码头,顺着湘江,奔长沙而去。

他知道自己没可能再回到这里,所以四弟马希范问他的时候,他回答的很无奈,但也很肯定。

当然,这种无奈并不会影响他什么,为了壮大声势,马希振冲天打了几发子弹,然后在甲板上吼道:“弟兄们,我们跟乱党逆贼拼了!坚决包围长沙!!与长沙城共存亡!!!”

欢呼声乍起,气势如虹。

只是一旁的马希范面无表情,寻思着前几天说的可是跟横山县共存亡……,!

p;湘江最后入洞庭湖的一个县是湘阴县,湘阴县就是岳州的最南端,其交界处,就是一片比较复杂的水域,这里,就是“桥口镇”。

庞氏愿意落地生根不走人,然后开枝散叶小二百年,或许有对一方水土的热爱,但更多的,还是这方水土给的太多了。

直到两批人马的出现,“桥口镇”庞氏顿时就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把“桥口镇”镇将这个位子,卖出去。

这两批人马,前有“靖难军”,后有“劳人党”。

横竖都是拉人去地府看一看的主儿。

卖官鬻爵是非法的,但是庞氏“拥立”“保举”谁谁谁接任镇将一职,兵部盖个章就完事儿了。

过程嘛,就是比较费钱。

一开始叫价是两千万。

没人鸟,毕竟都什么年代了,放三年前,这个价钱很合理。

现在……万一“靖难军”打过来呢?

万一“湘义军”要过来接管呢?

王角当初怎么“腾笼换鸟”把黄世安架空的,他现在当然也能依葫芦画瓢把桥口镇给拿下。

两千万……留着买棺材买坟地不好吗?

于是打折,八折,一千六百万。

还是没人要。

有一说一,一千六百万买桥口镇镇将一职,简直是香炸了。

可惜,有钱的大爷都躲在巴陵县看风景呢,谁都不愿意回潭州。

再打折,五折!一千万!!

这价钱,“靖难军”打过来都是福利,一千万而已,捞起来很快的。

然而还是很可惜,因为现在不是“靖难军”,而是“湘义军”。

谁他娘的会给你机会慢慢捞?

你别说捞个一千万,你就是一千块,被谁盯上举报,早晚就是一个死。

于是最终的情况非常离谱,一折出售桥口镇镇将的位置,同时包铺路,也就是先从副将做起,然后国度到镇将,整个过程无比丝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