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盼着他以后别将路走得太绝,没有容身之地。
自己这个儿子的脾气她比谁都明白,一味地劝知会让他更厌恶看到她这个侧妃母亲。他现在的庶长子身份是来自她的身份,是他最大的痛苦。
她试着劝了秦浩两次,两次他都黑了脸,她便也不劝了。
她能留下一个儿子,也是因为这些年王妃对王爷无心,仁慈罢了。而且绝了念想后,她退得远了些,更看明白了,秦铮和秦浩的差距不仅仅是身份的差距,还有能力本事的差距。
刘侧妃自从法佛寺失火,似乎吓破了胆,又因听音猝死,依梦自杀,彻底地绝了帮儿子争爵位的心思。她这些日子也看明白了,王爷和王妃愈发地和睦了,王爷已经很久没踏入后院各房侍妾处了。在王爷的心里,还是爱重嫡子更多。有些东西,是争都争不来的。
他不甘心,真的是不甘心!
他如今身为太子,也不介意秦铮掌握了兵权?遥控他所在的皇权京都城门?
就算皇上如今大病之下,力不从心了。但是秦钰呢?
尤其是皇上登基的那一笔旧账,皇上就真能不介意英亲王府恩威震震?
有眼睛的人都知道,秦铮去西山大营历练,目的就是冲着那三十万兵马去的!皇上竟然也由得他?皇上就不怕朝局动荡,江山动摇?
因秦铮被圣旨特封了小王爷承袭英亲王府的爵位,彻底地打破了秦浩想要争夺爵位的美梦。他面上虽然不敢表现出来,但心里却嫉妒压抑恼怒得厉害。凭什么秦铮将京城都快闹翻了天,偏偏英亲王府世袭的爵位还会落在他头上?皇上莫不是大病之后昏聩了?
但是比起他,英亲王府的两位公子可就恰恰相反。
两个儿子都要娶亲,英亲王感慨的同时,自然面上多带了三分笑意。
英亲王府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喜庆气氛中,和英亲王有交情没交情的大臣同僚亲眷们,见面都要提前道上一句“恭喜王爷了”。
左相府的卢小姐的嫁衣早已经绣好了,左相夫人依照卢雪莹的意思,千挑万选了八名千娇百媚的陪嫁婢女调教好了。只等着吉日出嫁。
最忙碌的自然是英亲王府,十日后大公子秦浩就要迎娶左相府的小姐卢雪莹。从年前懿旨赐婚,到三媒六礼,这个时间段毕竟还是绰绰有余的,左相府和英亲王府这段日子来顺顺利利地都走了过场。接下来就等着大婚之日了。
纳征之日后,英亲王府和忠勇侯府分别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
她做喜服,心下赞叹,小姐真是天资聪颖,在英亲王府学那么几日,就能有如此的绣工。
十日的时间,她便将秦铮的喜服给做好了。
她今生虽然很少碰触针线,有限碰触针线的日子就是在英亲王府落梅居做听音时,但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想拾起来容易,所以,尺寸、裁剪、缝制、绣工,一通做下来,并不觉得多难。
谢芳华自从那日英亲王妃送过来大红喜服的布匹,便窝在海棠苑缝制喜服。
宫中皇上病在龙榻,皇后也不会轻易出宫,太子秦钰倒是极其给面子地来了英亲王府坐席,与他同来的还有几位年幼的兄弟,包括秦倾在内。
裕谦王和他的两个儿子,秦毅和钦佩,自然前往英亲王府祝贺。
秦浩大婚,秦铮依旧待在军营,并没有回去。所有人都知道英亲王府两位公子不和,尤其卢雪莹昔日追着秦铮,后来被秦铮恼怒推给了秦浩,这一桩旧日恩怨,他不出现,也没什么奇怪,更无人给予话柄。
忠勇侯并没有去英亲王府喝喜酒,崔允和谢林溪代表忠勇侯府去了英亲王府。
相对来说,左相府虽然是嫁女,但是宾朋满座,热闹更甚于英亲王府。
这时候很多人都想明白了,去年四皇子火烧宫闱,左相一力主张贬黜,可是四皇子回京后,没找左相麻烦不说,待册封太子,监朝之后,对左相重用。也就说明,左相是太子的人。
因为英亲王府毕竟是庶长子娶妻,所以,宾客很多都是去走一个过场,就去了左相府吃喜酒。
左相府、英亲王府两府各自宴请宾客。
一对新人拜天地,入洞房。
一路上吹吹打打,京中看热闹的百姓颇多,十分之热闹。秦浩一身大红新郎服,本就长得不错,自然也是引起一片赞美声。
秦浩上门迎娶,左相府并没有怎么难为,很顺利地就让她接了人前往英亲王府。
左相府的小公子背卢雪莹出门。
他话落,管家来报喜,“姑爷的迎亲队伍上门了!”
“嗯,你明白就好!爹是太子的人,只要太子不倒,我们荣华富贵自然有。”左相话落,摆摆手,“吉时就要到了,走吧!让你弟弟背你出去!”
卢雪莹摇头,盖着盖头的脸色漠然,“嫁给秦浩,非我所愿,就是他将我推进火坑的,我怎么还会想着他?”
左相看着她,忽然道,“你不会如今还想着秦铮吧?”
卢雪莹垂下头,“女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