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沈宴又离了府,消失得无影无踪。
姜妙将往年一般,将流云簪收进妆奁。
这时,丫鬟翠云匆匆跑了进来:“夫人,妙安寺的僧人来报,说您母亲……去了。”
姜妙愣在原地,如遭雷击。
敛了神,她连忙命小厮备好马车前忙寺庙。
马车上,姜妙心急如焚,不停催促着车夫再快些。
马夫不解的在前头嘀咕:“大人刚从妙安寺回来,夫人也急着去妙安寺,真是巧了。”
闻言,姜妙浑身冰冷。
她一把掀起马车上的门帘,错愕道:“他今日去过妙安寺?”
第三章服毒自尽
妙安寺。
姜妙第一次踏入那个她不被允许进入的房间。
多年没见的母亲闭着眼睛,安详的躺在床上。
好像她们不曾冷眼相对,不曾争执。
曾经慈眉目善的母亲,会笑着摸她的头说:“乖妙妙,不哭,娘等会给你蒸枣糕。”
但终究,一切只是幻影。
季母是服毒而死的,毒从何处来,寺中无人知晓。
姜妙蹲跪在床榻边,轻颤着握住母亲冰凉的手。
好似只要这般握着,母亲的手就能暖过来。
“娘,妙妙想吃枣糕了。”
她哽着声,泪水无声淌落。
幼时每次伤心难过,母亲总是给她蒸枣糕,说吃了甜甜的枣糕就不会掉苦涩的眼泪了。
姜妙忘了自己已有多少年没吃过母亲亲手蒸的枣糕,但儿时的味道始终萦绕在她心头。
这时,妙安寺的僧人走了过来,手中端着枣糕。
“这是女施主生前准备好的枣糕,说给等会掉眼泪的姑娘。”
姜妙听闻,眼泪更为滂沱。
大颗大颗的泪水从她苍白脸颊淌下,落在她与母亲相握的手中。
“娘,妙妙知错了,妙妙真的知错了……”
曾经的她,不顾母亲反对执意嫁给沈宴。
“你父亲死于锦衣卫之手,你还要嫁那谢家小子?!”
“我要嫁的是阿宴这个人,而不是他锦衣卫的身份。”
年轻气盛的姜妙,一次次和母亲争执,坐上了花轿入谢府。
可这些年,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不过是飞蛾扑火,一场空。
房间的窗户中透进呼啸的风,天色变暗,要下大雨了。
姜妙孤零零的站在寺庙内,神色悲戚。
她想起僧人曾说,季母清晨时分与沈宴见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