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附近有家餐厅还不错,不如咱们去边吃边说吧,我请客。”
秦昭昭立刻反驳:“那不行,我是组长,你们又一口一个老大喊我,这进课题组第一顿饭怎么也得我来请吧。”
“老马请也行,他最近发了一笔横财,拿到国家奖学金了,前几天答应我要请吃饭,还没请呢,老大你就给老马个机会。”
“对,给我个机会……”
几个人虽然几年不见,但有少年时并肩学习共同奋斗的情分在,说说笑笑间迅速又都熟络起来,一起往外走去。
等秦舜他们那边开完小会,回头想要找妹妹一起去吃中午饭,却发现人不见了。
嗯???我那么大一个妹妹呢?变成蝴蝶飞走了???
秦昭昭他们三人到了马子旭说的餐厅,落座后因为是马子旭做东,其他两个人都说客随主便,马子旭也没假客气,点了几个上次来吃过味道不错的菜。
等待上菜的功夫,秦昭昭把手里的资料给其他两个人分了分,大家一起研究了起来。
其实这个项目里对数学的要求并不高,有很多都是比较偏向基础的数据统计和运算,但是因为要涉及到一些几何校正问题,并且这和后续的系统编程密切相关,所以在这方面的难度会大一些,这也是他们这一小组要主要攻克的问题。
众人心里都有了数,秦昭昭把前期的工作按照其他两个人的性格分配了下去。
马子旭稳重踏实,又是主攻统计学方向研究的,把一些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作分配给了他,任务量比较大,但是并不算难,慢工出细活,慢慢磨出来就好。
詹天赐性格跳脱,秦昭昭就让他主要负责一些畸变矫正数学模型的调整,这和他所学的应用数学方向也刚好吻合。
而她自己则挑起了最艰难的部分,准备把数字图像这一块重新进行优化增强,让遥感影像在识别地下考古遗迹对地表环境造成的细微变化时更加精准。
这样不仅能有选择地突出有价值的数字信息,筛选掉无用信息,提高图像的利用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让地下遗址的几何范围能够在遥感影像监测下显示的更为精确。
詹天赐和马子旭对自己分到的任务都没异议,分配好任务菜也陆续上桌了,几个人边吃边聊。
整个大的课题组是两周进行一次大组会,各个部分的负责人要进行进度汇报,秦昭昭他们几个便定下了三天碰一次头开小组会的规矩,又拉了个聊天群,方便日常沟通。
正事儿说完了,几个人难免又闲聊了几句,詹天赐问道:“老大,最近又有新论文吗?让我们俩观摩学习一波。”
“有啊,只不过……刚投出去,还在走审稿流程,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秦昭昭想着自己刚投出去的那篇论文,估计怎么也要几周之后才能有消息,殊不知《ActaMathematica》期刊的审稿人在收到她的投稿之后,就迅速地进入了评议审阅阶段。
第436章深夜审稿
第436章深夜审稿
《ActaMathematica》译为《数学学报》,和国内最顶尖的数学期刊同名,隶属于瑞典皇家科学院,被公认为世界上四份最顶尖的数学杂志之一,致力于刊登“最高质量的数学论文”。
作为季刊,每年只有很少的发文量,而且一直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对于论文质量的要求高到令人发指,比同属于四大刊的《IialsofMathematics》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要少上一大半。
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华国数学家在《数学学报(瑞典)》上发表独立署名的论文。
那个人,就是年轻时的苏长庚。
那是他第一篇登上国际期刊的论文,奠定了他此后东方几何之王的地位。
苏长庚其实对秦昭昭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她说想要冲击一下四大刊,苏长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AnnalsofMathematics》,因为它是两个月出版一刊的,过稿几率会更大一些,审稿的周期也会缩短很多。
但秦昭昭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的,作为学生,她崇拜苏长庚,这种崇拜不是一定要超过他,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崇拜,而是也想追寻前辈脚步,证明自己能力的崇拜。
在破天荒地收下了秦昭昭这个学生之后的这些年里,有很多人明里暗里找到过苏长庚,推荐一些后辈给他,希望他能够收入门下,但苏长庚始终没有应下过任何一个。
他已经找到了最适合继承他学术衣钵的人,那就是秦昭昭。
可是在旁人看来,这样的做法挺莫名其妙的。
虽然秦昭昭这些年也时有文章发表,但她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