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疾突发。。。。。。”
苏子卿印象里,他上一世来到这里的时候,贺守活得还好好的,怎么这一世贺守就突发旧疾而去了?
要说是偶然,苏子卿定然是不信的。
贺守这老头子,一生恪守本分,上一世苏子卿在贺守这里得到了他搜集到的,唐州恶霸与官员勾结的蛛丝马迹,根据那些证据才一点点查到了董诚、洪四喜和朱平三人。
杜怀安此人,是一直跟在贺守的身旁的,诚然如他所说,他对贺守,的确是敬之爱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仍旧可以看出来,他对贺守的关心。
来济灵寺的路上,听闻这里发生的一切后,苏子卿就知道此事定有蹊跷。
从南阳王派人刺杀自己开始,苏子卿就知道这一次来唐州,必定不会和上一世那般顺遂了。
果然,一下马车就看见满城缟素,闻唐州知府死讯。
进入济灵寺后,他一眼就注意到了檐下立着的杜怀安。
对一个人的关心和爱护,都是可以装出来的。
但是失去一个很重要的人,那种悲痛是无法伪装的。
毕竟上一世,对于重要的人离开自己,是怎么样的感觉,苏子卿简直太明白了。
所以在周遭情真意切悲痛之中的百姓衬托下,一旁看似很悲痛实则目光空洞的杜怀安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再看如今,贺守的突然离去,就连苏子卿这个外人都觉得蹊跷。
而杜怀安这个与贺守朝夕相处、对他了如指掌的人,竟然没有一分一毫的质疑与怀疑。
就算这个人愚钝,想不到这一成,可是在听到民间百姓都开始质疑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该是暗地调查自己敬如师长的贺守真正死因,而不是想着去消除这些质疑声。
从这一点上,就完全可以证明杜怀安对贺守,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样敬重。
再往里推,说贺守的死因与杜怀安有关联,也不为过。
第209章出岔子
苏子卿的余光瞥见一旁的沈澈,他看这棺材的时候,眼神里的情绪复杂又伤感,比之一旁的杜怀安来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受贺守恩惠多年的是沈澈呢。
苏子卿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回忆起了沈澈上一世卷入书院惨案,牺牲之后众人遵从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送到了唐州。
沈澈本不是唐州人,要将骨灰送去唐州确实让人觉得奇怪,不过他人已经不在世上,也没有什么人去细查此事。
而今,苏子卿觉得倒是很有必要弄清楚沈澈与唐州有什么关联了。
“既如此,咱们就回府吧。”
沈澈在一旁惊愕道:“苏大人,不再看看吗?”
杜怀安缓缓抬头,一双眼里满是哀伤,“沈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苏子卿眼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沈澈,转过头对杜怀安淡淡说道:“本官在来时的路上,就说了好好拜访一下贺守大人,毕竟贺大人诗词上颇有造诣,却不想造化弄人,贺大人竟然已经故去,故而沈大人问我,要不要再看一眼贺大人。”
杜怀安面色稍缓,“原来如此,贺大人的确是。。。。。。醉心于诗词之中,所以案件调查,进展才会一直滞后。。。。。。”
苏子卿看向杜怀安的时候,唇畔浮上一抹淡笑,但是笑意却不达眼底,“杜大人,好像有些激动了。”
杜怀安眼底一闪而过的紧张,旋即正了正色,轻叹一口气,无限缅怀地看了一眼棺木,“贺大人于下官来说至为重要,说实在话。。。。。。”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在极力按捺住内心一直压抑着的情绪一般,眼眶微微一红,“下官一直不敢接受这个现实,也是下官怯弱,不敢直面死亡,下官总觉得老师还在一般。。。。。。真是不敢相信,老师竟然。。。。。。竟然走了。。。。。。”
他说着说着,情绪一激动,一个大男人竟然没克制得住自己,眼泪唰的就下来了。
旁边有人上前拍着他的肩膀,抚慰道:“唉,杜大人,逝者已矣,切莫过于悲伤啊。”
“我明白。”杜怀安用余光瞥着一旁的苏子卿,“苏大人,真是对不住,我这些天一直克制我的感情。。。。。。我实在是没忍住。。。。。。”
苏子卿道:“无妨,这也是人之常情。”
杜怀安抬起头,“所以,下官在老师。。。。。。不好意思我失言了,大人从未收我为徒,我敬他为师长,就这样喊了。。。。。。”
方才抚慰他的那位官员拭着眼泪,颇为感慨道:“杜大人真是重情重义之人。。。。。。无妨!这般重情重义,是个人都会理解的,又有谁会怪罪于你呢?”
杜怀安叹息道:“故而方才,下官才会对沈大人那句话格外激动了一些,凡是提及贺大人,下官。。。。。。下官都怕自己会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