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前一样,仿佛这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并没有带走他们什么,反而让他们越来越自信。
对此学委有话说:“其实不自信的都没有来,来的都是自信的人。”
林知意有些无语,“你认真的吗?”
“你这一棍子打死一群人,小心被他们听到,顺着手机过来打你。”
“唉。”
学委无奈道:“有些是没空,有些是真的不愿意来,就算这次聚会里面有以前玩的比较好的,也是不愿意来。”
学委是好几次聚餐的发起人,基本每个同学他都会了解一点。
他们这个班没落俗套地存在着某些问题。
有的人能考上重点大学,有的人只能去专科,更有些人大学都没得读,被逼着回家生孩子。
就他了解到的,他们班现在结婚生了孩子的女生,就有三个,还都是能考上一本的料子。
人们常说毕业后每个人的发展都不一样,倒也不是骗人。
落差已然明显,他们当然不愿意来。
尽管以前是多么好的关系。
林知意跟旁边的几个女生都叹了声气。
“那我们还是不聊他们了吧,知道就行了。”
她虽然挺爱八卦,但这种复杂的事情,八卦起来还真的没滋味。
旁边的女同学却是没能忍住。
“我虽然只考了一个二本,但我现在准备着考研,只要上了我就是研究生,我永远都有向上走的机会。可我现在想想以前比我厉害的人,他们现在就只能在家里生孩子、带孩子,知识永远停留在高中,我的心里就难受。”
女同学责怪性地骂了句,“而且人家还是很想读书的。”
林知意知道。
女同学以前的同桌,就是考上了一本,但是家人没给读书。
后面介绍了个男人,生孩子了。
她当时在别的地方复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战战兢兢地问过林妈妈:有没有动过把她拎回去生孩子的念头?
林妈妈那会儿还觉得她学习压力大了,小心翼翼地问她是不是想交男朋友了,想要的话她也可以帮她介绍。
那时林知意就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她的父母就是教科书上写的:永远是孩子的温暖港湾。
但有的人不是。
沉重的话题,很快被略了过去。
时间也差不多了。
很多许久没见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进来。
高中同学唯一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于,尽管可能两三年没见了,但有些青春的记忆是会永远镌刻在脑海里,在见到他们的每一面起,都会清晰地在脑海里回放。
久久不散。
一群人边吃边聊,倒也算热闹。
林知意吃着面前的鱼,偶尔附和一声旁边的女同学,倒是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