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敦一时之间也不敢进园子了。
听康熙说让他去见太皇太后,额尔敦连忙应了,并起身往春晖堂走去。
太皇太后虽然让额尔敦进去了,但看到他时却是一点好脸色都不肯给他的。
额尔敦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老了就越来越像小孩了。
他觉得太皇太后就是这样。
记得当初他刚跟公主成婚时,太皇太后可比现在谨慎多了。
额尔敦知道太皇太后是为了什么不开心,连忙把自己不准备带小老虎去西北的事情说了。
太皇太后果然脸色缓和了起来,对着孩子们也都有好脸色了。
额尔敦最终也只能自己独自带兵去西北。
因川渝靠近西藏那边,四爷就把后勤补给的工作交给了年羹尧。
年羹尧在那边颇立了几场功劳。
四爷心下甚为欢喜,不仅频频奖赏年羹尧,还对年贵妃十分宠爱。
待到年贵妃生下八阿哥时,四爷甚至下旨册封年贵妃为皇贵妃。
他这样一来,倒让那些朝臣们一下子坐不住了。
和康熙朝一样,自从四爷登基后,朝臣们就把目光放到了四爷的那些皇子阿哥们身上。
只四爷似乎也担心前面那些朝臣们为了私利会摆布自己的儿子们。
因此,自登基后,他就没提让弘时出宫建府的事情。
再后来,弘时的格格又生下了皇长孙永坤。
朝臣们就认为四爷可能属意弘时做太子,便上折子请求四爷立弘时为太子。
四爷看完一封折子后,总算是明白了自家皇阿玛的那种无奈。
他不让弘时出宫是不想让朝臣们借此接触弘时,进而利用弘时。
但却让朝臣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想立弘时为太子。
他当即就下旨命弘时出宫建府,并命十七爷帮弘时督造阿哥府。
众朝臣们见他们递了折子后,四爷竟是立马就让三阿哥出宫了。
一时之间竟也不敢再上折子了。
请封三阿哥为太子也似乎成了一场闹剧。
但让弘时出宫后,弊端也显现了。
仍旧有一部分朝臣和王公贵族认为四爷属意弘时为太子。
此前之所以对他们的折子留中不发,也不过是因为担心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