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孟岚姐早年出国留学,回国后又忙于事业,直到30岁才考虑结婚生子。后来生产艰难,生了个女儿后感慨当母亲不易,坚持让女儿跟着自己姓。”
说到这里,方澄忍不住笑了,“她这念头一起,又想到自己的母亲,觉得她母亲生她也是辛苦伟大,就打电话和师父说,要改姓,跟着师母姓。”
“哇哦,真不愧是我岚姐,飒爽英姿啊!大师伯同意了?”胡勒吃瓜越来越起劲。
方澄摇头,“一开始没同意,后来师父的母亲十周年忌日,师父回了一趟老家,再回来,不仅同意孟岚姐的要求,顺便还把自己的姓氏给改了。楚姓,是师父他母亲的姓氏。”
“那大师伯在老家那边遇到了什么事儿?”
胡勒还想继续吃瓜,方澄直接一记刀子眼过去,“吃瓜有底线,少打听不该听的事儿。”
方澄对待两个师弟一视同仁,给胡勒讲了个八卦,也不会吝啬于张朝阳。
“你有什么想问的,直接说。”
方澄笑眯眯看向张朝阳,不相信这个师弟就没半点好奇心,“我师父的,你师父的,或者是师叔的,无伤大雅的趣事儿还挺多。”
张朝阳顿时就笑了,“师姐,我这儿还真有一个。”
“嗯,你说。”
“我师父他们叫师公一直都是老师,我有些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按照收徒的规矩来讲,不是应该喊师父吗?”
老师一般都是学生对师长的尊称,一旦收入门下,就会改口。
他喊何孟来是师父,胡勒喊胡新研也是师父,大家都是如此,可是师辈喊师公,怎么就是老师呢?
方澄原本脸上挂着笑,听到这话,笑容不自觉收起。
张朝阳心里一个咯噔,这是问到什么忌讳了吗?
“师姐,不能说吗?”胡勒也有些忐忑,表情纠在一起。
“也不是不能说,都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了。我听我师父提过几句,当时环境特殊,师门牵连复杂,师公为了不影响几个徒弟的前程,自己主动写了断绝书。中间好像有五年时间,他们并没有联系。”
方澄叹了声:“后来情势大好重聚,师公被重用,师父几个也继续跟在他老人家身边,不过师公让他们就喊老师,不必再改口了。”
话题一瞬间沉重起来,原本嬉闹的情绪消散,三个人都比较沉默。
谢君见情况不对,主动结束了聊天,拉着魏晋回帐篷里。
上半夜值守的是方澄师姐弟三个,这是楚青安排好的,可能是为了让几个孩子互相加深感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