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知道的,九十年代有两个村的人因为扫墓发生冲突,别说什么步枪手榴弹重机枪,据说光是土炮都拉出一百多台进行对轰,影响恶劣,上头决定解决这个事儿,后来才颁布了枪支管理法。
陆兰家也有,风丰枪法还不错,他每年都会参加相对专业的民兵训练。
说起这茬风眠也想起来,好像今年的民兵训练也要开始了,会有部分青壮年参加,以顾岳霖的条件,大队长估计也要他参加。
但风眠和顾岳霖没枪。
回头高低得整一把。
说话间两人到了邮局,风眠照例花五分钱买了一份报纸,顺便问了信的事。
“风家村的顾岳霖呀?有他的信。”
风眠松了口气,这次总算没落空。
“同志,谢谢了。”风眠接过了信。
“没事,你再帮我个忙吧。”
“什么忙?你说。”
“我这里还有一封你们村的信,给一个叫风眠的。”
风眠眼前一亮,大概猜到什么信。
“我就是风眠。”
“啊?你就是?”
“对对,我就是。”
旁边的陆兰也说:“对的,她就是风眠。”
“这倒是巧了,那这信一起给你。”
“谢谢了同志。”
两人拿了信急忙从邮局出来。
陆兰笑问,“谁给你写信呀?”
风眠一看那信封就知道谁写的了。
她对陆兰笑道:“咱当大老板的梦想又进一步了,你还记得上次我和你说的,我给上头写了信,我想开店的事。”
陆兰忙不迭的点头。
“嗯嗯。”
风眠扬了扬手里的信笑道:“这就是他们给我回的信。”
“哇,真的?眠眠快,打开看看,是不是他们同意你开店了。”
风眠赶紧拆开信纸。
陆兰也凑过来看,可惜她认字不多,看得很费劲儿。
“眠眠,你看看写什么?人民什么?后面两个字是啥?”
“人民群众。”风眠说。
“大意是上面知道人民群众生活困难,他们也在努力。让我再等等,他们在争取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政策就能下来,等政策下来他们还会给我写信。”
风眠有了信心,笑道:“等政策下来,我一定要做第一批开店的人。”
“好好,这可太好了。咱们这么卖吧,虽然也能赚到钱,就是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