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春雷茶业因此热闹了好几天。
当然,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要说所有人里,唯一感到不开心的,当然就是黄爱武了。
因为刘美君考上大学,意味着她就要离开这里,去广州读书了。
和他,自此,天各一方。
其实他今年高考也报了名,但是落榜了,毕竟他嘴上虽然一直说要高考,但其实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跑业务、送货上,真正用来复习准备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考不上也在情理之中。
刘美君走的那天,春雷茶业全体成员一起去火车站送她。
当火车开始慢慢驶动,黄爱武忍不住追逐起来。
一边疯狂追逐,一边喊着刘美君的名字。
直至飞驰的火车消失在他的视线之内。
他才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他用他杀猪一般的嚎哭,祭奠了他这一场还没开始就匆匆结束的爱情!
这一天,二十二岁的黄爱武,被单方面宣布失恋了。,!
要说,他们新会人喝柑普茶,最早可以要追溯到清朝。
当时,新会有个叫罗天池的进士在云南做官。他告老还乡的时候,带回许多云南当地的普洱茶。
有一次,在家颐养天年的罗天池染了风寒,昏昏沉沉间,不小心误用陈皮汤沏了一壶普洱茶。
在不知情下,他喝了这陈皮汤沏的普洱茶,谁知道喝了之后,发现茶中竟有一股奇异的清香,而且咽喉舒畅了,咳痰也少了。
罗天池没想到自己在误打误撞之下,竟然研制出这么一款效果如此精妙的好茶。
在他往后余生里,他专心摸索着陈皮和普洱如何搭配成茶饮,以达到最佳功效。
之后,柑普茶的制法,也就逐渐在本地传开。
随着历史变迁,和一代代后人的潜心研究,新会人对柑普茶的制作也是越来越出神入化。
这就是柑普茶或者小青柑的历史。
虽然柑普茶这个办法,是韩春雷想到的,但对于这段历史,他绝对是第一次听到。
他以为,这个柑普茶是后世互联网营销下的产物。
没想到人家却有源远流长的人文故事。
还有着世代相传的制作工艺……
刘师傅继续说道:“做这个柑普茶啊,就得用果仔皮。我们村下个月就可以开始摘了,能一直摘到九月份。村里往年都会摘个几十斤,做点柑普存放着冬天喝。”
“哦?下个月就可以开始摘了?”
常盛眼睛为之一亮,“老刘,看来我们可以再谈一笔新的买卖了。兄弟,你说呢?”
韩春雷乐道:“我看行!”
老
刘懵圈:“啥新的买卖啊?不是刚谈完吗?”
“你听我跟你说,事情是这样的……”
在小小一间办公室里,韩春雷,常盛还有新会良西村的老刘,三人整整聊了一下午,敲定了他们初步的合作意向。
常盛出成本最大的原料:普洱茶。
老刘他们村出:陈皮和柑普茶的制作工艺。
柑普茶本来就是韩春雷提议的,而且柑普茶的销售和营销策略,恐怕在座的,没有比韩春雷更擅长的了。
三家一起合作,生产柑普茶,完事后按照比例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