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宫里乱糟糟的,李薇刚把四爷送走,殿中的人正在收拾皇上用过的物什,各种金碗金桶金勺子都要撤走。
她用的是贵妃的。
一大早从洗漱带穿衣等整套都要各用各的,他的东西还都特别大件。
等他走了只是收拾都要收拾个大半天。
李薇都被逼得只能在西配殿穿衣洗漱了,不然两人的东西都摆出来,加上各种侍候的人,那正殿那里根本站不开了。
她站在那里任玉瓶带着人给她装扮,刚才连看到四爷走都不能去送:根本动不了。
四爷还让苏培盛过来送话说让她慢一点,不用着急,他先走了。
李薇想说她一点都不着急。
她就后悔,昨晚上不该带着四爷回永寿宫休息,这样一大早的他在养心殿,她在永寿宫,肯定就没这么麻烦了。
她穿戴好了匆匆咽下几块萨其玛,几个糯米糕就要上肩舆去宁寿宫,四爷又使人来说弘昤今天也跟他一起,他让人把他给接到前头去了,让她别担心。
这怎么可能不担心?
她明白四爷这是想显摆皇室子孙繁茂,儿子多,可弘昤还小呢,今年才五岁啊。
到前头见人叩头行礼一整套,多辛苦啊。
玉烟想劝她,就说:“主子别担心,万岁爷也是怕您担心才不告诉您的。”
他不是怕她担心,他是知道她肯定不愿意。不想被她缠才这么先斩后奏的。
想透这个,李薇不知道是该高兴她对四爷的影响力够大,还是该生气他玩这一手。
日后他要常常这样她可怎么办啊?,!
郡王府除了八爷这边也没别的人可求,这才能拖下来。
要说体察圣心,八爷的本事是他拍马也追不上的。前头的先帝,当今的万岁,八爷好像总能号着上头人的脉。
八爷轻轻磨搓着烫热的茶碗,一面把心里想的慢慢说出来:“这事眼下还看不出是谁做的局,但皇上肯定不是个能忍得住气的人,最晚新年时肯定能看出来。”
何焯道:“当今可是个眼里不揉砂子的,御极四载,朝野内外哪还有敢跟皇上挺腰子对着干的?”谁也没长个铁脖子啊。
八爷呵呵笑起来,摇头道:“皇上的脾气在这里搁着,他是既要人听话,又好个名声。虽说但凡是上头的就没有不好名的,他偏偏是个最好名的。上回砍蒋陈锡那事让他吃了苦头,你可看后面那曹家和安郡王不就得了济了?”
对比这三家,貌似确实是在曹家和安郡王府的事上,皇上的手段更圆融了。
何焯若有所思。
八爷接着道:“可见,皇上也不是一味强横的。他前头做得过了,如今就要往后找补。你信不信,现在就算是我当着他的面骂他,他不说冲着我笑,但也绝不会跟上次似的直接让人拖我出去打板子了。”
他还有心笑,何焯却要苦笑:“但被皇上记着了,那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八爷一笑就咳嗽,何焯赶紧给他重新换了盏热茶,把这盏温的放到一边。
八爷摆摆手,让他坐着不用忙,缓缓气接着说:“这事瞧出来的不止我一个,何况他那宫里不能动的何止一两个?东六宫说白了都是先帝妃嫔,要不是太后在那里压着,这群太妃就能给他找一车的麻烦。他把太妃留在宫里当饵,诱着兄弟们替他办差。你说,这还不够招人恨?”
八爷欣慰的笑起来:“……不止我一个呢,我只管等着机会就行。”
何焯见八爷成竹在胸,就没再废话。他要告辞,八爷让他随便把年礼带回去。
“都是今年庄子上送的鸡鸭,带回去也算过个肥年了。”八爷笑道。
何焯谢过,自有八爷府的下人在外套车,帮他把鸡鸭牛羊,米面菜蔬等送到何家。
何焯离走前,八爷想起件事,让他有空去安郡王府走一趟。
“爷是有消息了?”何焯站住脚道。
八爷摇摇头:“我猜的。你跟安郡王府说,今年过年别再瞎走动,也别提爵位的事。要是能到御前磕头,只说些吉祥话就罢了。头可以多磕几个,不管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何焯听这话音不大对,悄悄问:“爷这意思,安郡王府的爵位是没着落了?”
八爷慢悠悠道:“有着落,只怕是着落不到他们府里了。”
何焯不解,回府后把安郡王府剩下的几支都给过了一遍。要说老安郡王生的孩子可真不少,娶了三个福晋,府里女儿都排了二十多个,可见人口有多少。这样一府的人也就指着那个爵位过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