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清穿日常 > 第375章 信赖与依赖(第9页)

第375章 信赖与依赖(第9页)

说皇后害贵妃确实有理由,那贵妃就没理由害皇后了?

她有宠,身后还有四个儿子,真的没一点野心?

十三不信。

他遮遮掩掩的话,四爷一下子就听出来了,笑道:“十三,朕若连枕边人是忠是奸都辩不出来,还怎么坐得稳这江山?”

十三一听就要起身请罪,四爷摆摆手让他坐着,道:“那曹得意不过是嘴硬罢了,也不必再问了。他想等着人救他,想再翻起浪来?朕偏不由他!”

十三没想到万岁真就这么信贵妃。

“砍了吧。连他收的那个养子,都砍了,免得隔个几年又掀起来。再来惹人心烦。”四爷皱眉淡淡道。

十三按下心中翻腾的思绪和惊异,恭敬道:“臣弟遵命。”

长春宫里,庄嬷嬷坐到宋氏的屋里,对她道:“娘娘平日在宫里也无聊,何不请人来说说话呢?”

宋氏不解,庄嬷嬷点了一句:“咸福宫住的那些庶妃们平日里也算乖觉,正合跟娘娘做伴。”

宋氏这才明白皇后让她去结交庶妃。

庄嬷嬷就等在这里,她稍加思量就点了点头:“臣妾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

这件事盖上了一层轻如透纱的遮羞布。他说是皇后过年生病了——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他心疼皇后太辛苦才不让办先蚕礼的。

所以大家就算都在心里猜,皇上是不是真的跟皇后闹掰了?也有人猜皇后可能是真的生病了,所以皇上才这么心疼皇后。

而皇后到底如何,那是就连李薇也不知道的事。

她没有去长春宫请安的习惯,这么长时间跟皇后都是神交而已。细论起来上次两人见面还是去年避暑回来到在宁寿宫碰上的。

不过那时皇后还没病。

至于长春宫也确实常常有太医出入,皇后的脉案是打听不出来的。但玉烟的干弟弟送来消息说长春宫没有熬过药,因为他们没有清理过药渣。连院子里也没有闻到过中药味儿。

熬过中药的人都知道,那东西苦味能飘一层楼,在现在这种建筑样式的院子里熬,哪怕是在屋里关门关窗,风一刮苦药味还是会透出来的。

何况皇后要是真病了,也犯不着瞒着人。

所以她还是倾向于皇后没病。

因为皇后‘重病’,所以很多善体上意的人递牌子就不往长春宫递了,免得惊扰了皇后养病。永寿宫的牌子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李薇就变成了不是在养心殿跟四爷逗闷子,就是在永寿宫见人。

四爷还打趣她,说她比他还忙了。

她道:“那可不一样。您见着一个人能让人先把自己个的履历背一遍,我见人总不能让人坐下后先把她姓甚名谁,祖宗里得过什么爵位,亲戚里有什么有名的人物,儿孙里有没有数得着的都说一遍吧?”这些都是她要在见人前就了解的,是她要做功课,不能到时张冠李戴。

把他逗得大笑。

看他那天心情好,两人说话的气氛也好,她实在是想知道皇后到底犯了什么事,才要提起个话头,他突然想起来般:“对了,朕都忘了,今年就不去承德了,咱们去园子里住,你让人收拾东西吧。四月份就搬进去。”

一下子就让她把皇后的事给忘个干净。

直到换了春装,接到了安郡王府的请见牌子,李薇拿着这牌子还愣着,问常青:“安郡王不是已经没了吗?这是哪儿来的又一个安郡王?”

常青道:“前些日子万岁把十六爷出继给安郡王了。这是十六福晋递进来的。”

李薇:“……我怎么不记得?”这应该是件大事吧?她为什么没一点印象?

常青悄悄解释给她听。出继兄弟这事吧,说起来毕竟不太好听,有不容幼弟的嫌疑。所以宫里根本不叫提也不叫说,都知道,但都装不知道。

不过对密太妃和十六爷来说却绝对是件好事,按说安郡王这一支传到现在该降爵了,可四爷把亲弟弟出继过去,就仍原爵继承。还是安郡王。但密太妃不能光明正大的高兴,在外头最好是面无表情。高兴不对,不高兴当然更不对——难不成你对皇上的旨意有什么不满吗?

所以密太妃在过年时出来了一阵,后来就一直闭门不出了。

说起来宫里现在的消息要比外头慢上那么半拍了,所以现在宫里还真没多少人知道。

晚上,四爷也给她解释:“等十六家的进来了,你多赏些东西。密太妃在宫里朕会好好照顾的。”

李薇先是点头,听到后面不解了:“十六爷不是成郡王了吗?”

四爷叹道:“出继过去怎么还能奉养太妃?也是朕当时没考虑清楚。”他当时还真没想到密太妃的问题,只是十五和十六都小,要想用他们要等上几年。四爷是个急性子,十五和十六都是好孩子,他巴不得赶紧把他们提上来好帮他的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