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453698 > 第 25 章(第1页)

第 25 章(第1页)

得那一年,大水不止,民不聊生,百姓每日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她父皇为这事发愁,愁的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甚至,隐隐约约的,民间开始流传一种谣言,说是天子惹了上天不快,神仙降罪,要处罚他们。

一时间,得不到解救的百姓便开始相信了这种谣言,怨恨起她的父皇来。

她的父皇为人勇猛刚直,带兵打仗是个中好手,但不擅长处理朝政。

情急之下,便想开了国库赈灾。

右丞相李大人怕百姓贪婪,索求无度,不愿开放国库。

就在这时,慕南瑾向她皇兄提议:“太子殿下,我建议不但要打开国库赈灾,还要减少皇室和高官的吃穿用度,在水灾期间,一切都应从简。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察觉到皇室赈灾的决心和国库不够充裕的事实。”

皇兄听了很是高兴,很快便告诉了父皇。

父皇就采用了慕南瑾的法子,这法子的效果立竿见影,百姓拿到了粮食和钱财,便不再听信那些谣言。

又得知了是皇帝打开了国库,自己短衣缩食才救下了他们。

百姓顿时感激涕零,都称赞她父皇是个明君。

自那之后,慕南瑾便成了她父皇十分信任重视的人,在慕南瑾高中状元后,她父皇破例,赐他左丞相的官职,让他辅佐她的皇兄也就是天伏的太子,将来成为一名明君。

这次发大水让她不由自主地想到数年前的事。

如今再一细想,慕南瑾当年开国库的做法其实有些唐突。

国库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倘若国库空虚,这个国家便没有财力同其他国家斗争,是十分危险的。

而慕南瑾当时的做法,虽然比贸贸然就开国库要好少许多,可不可否认,依旧有让国库亏空的风险。

好在最后赈灾结束,大水退了,也依旧没有出现国库亏空的危险。

但站在如今的角度上,只怕慕南瑾是刻意提出这一方法,好取到不但让国库亏损消耗,又引起她父皇注意的一箭双雕的办法。

不,或许不止一箭双雕。

银棘当时所有的军队都被她父皇攻占,理应不可能还有军队。

但慕南瑾他们却搞出了几千近万的银棘士兵,他们哪里来的钱招兵买马,哪里来的钱财打造银色甲胄?

这件事,秦半月想了许久,如今忽的有了头绪。

一定便是当时开国库的钱财!

国库的钱财下放到百姓手中要经历诸多步,每一步都会有人贪掉些钱财。

慕南瑾或许在那时便和其中一些贪官达成了共识,贪的钱平分,然后他当上左丞相后便有的是办法用那笔钱去买些人手,养作私兵。

秦半月越想,越觉得这个猜测有可能,若是这么看来,他的确早早就布好了所有局面,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秦半月不禁打了个han战,站在高地上,看着来势汹涌的洪水,感到忧虑。

慕南瑾用开放国库的蒙蔽欺骗她的父皇,如今的狗皇帝自然无比清楚,以他的性格断不会打开国库赈灾。

可眼前的情况,只怕比那年还要严重,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必然死伤惨重。

秦半月心系百姓,一路上遇到饥han交迫的百姓都会让死士尽力帮助。

可水灾越来越严重,新帝一直不肯赈灾,百姓便记起原天伏国皇帝的好来,又想到这新帝是用卑鄙的手段攻占了天伏与浦越两国的,便越发厌恶新帝,在民间大肆咒骂新帝,散布起关于他的谣言来。章节内容结束

第三十一章救人

新帝本就生性暴戾,自然咽不下被百姓咒骂这一口气,当即在朝堂上大发脾气,将奏折都砸了一地。

朝堂之下众臣皆跪伏在地,一言不发,不敢再触怒他。

只有他最为信任的红衣公公高长顺,在此时开了口:“陛下息怒,如今民间流言四起,无非是因为陛下未开国库赈灾,若要解决此事,平息众怒,只有打开国库这唯一的法子了。”

新帝攥紧拳头,手上青筋暴起,言语中是压不住的怒火:“只有这一个法子?你明明知道开国库赈灾是个极蠢的方法!那是慕南瑾用来诓骗那老东西的!”

公公眼神微微闪烁:“可陛下,如今灾情远比那时严重,倘若不振灾的话,只怕众怒难平,恐有小人借此生乱。”

年轻的帝王冷笑一声:“那便把那些生事的百姓统统杀了,一个也不要放过,朕倒要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