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看的吃惊:“在哥哥,这马儿好聪明呀!”
“它叫踏雪寻梅。”宁毅让他爬到马北上,自己再抱着沈宛上了马。
月夜之下,宁诚带着沈家姐弟一路往玉渊港季家而去。
他怀抱着沈宛,怀里的人浑身滚烫,宁诚抱着他,亦觉得热了起来。
“爹、娘,我会照顾阿正,我会……”
“阿正,你要好好读书,去学堂读书……”
“我没有,没有偷包子配方,没有……”
沈宛一直在他怀里说着糊话,宁诚低头,月光之下他看清楚了她的脸。她肌肤细滑如瓷,闭着眼睛,睫毛卷起,唇瓣嫣红。她很美,美丽的清丽,美的有一丝孤冷。
宁诚心狠狠跳了一下,他想难怪她会成日将她自己打扮成老妇人模样。她生的这样美,在那街尾卖包子,实在不安全。
第1837章这是哪儿
沈宛做了很多梦!
她梦到了南锣九襄!
那时弟弟还没有出世,一个中秋节爹爹抱着她去街上,给她买了很漂亮的兔子灯。
可就在那晚,南锣城破败,南锣王跑了,大安的军队缓缓进入了九襄。城中一片混乱,父亲抱着她忙回家。
那时街上人来人往,一个人转过来,她手中的兔子灯掉了,转眼就被一个人踩了一脚。
她大哭起来,不停的跟父亲说,我的兔子灯掉了,兔子灯,我的兔子呢?
父亲没有理她,抱着她回家了。
因为没有了兔子灯,她哭了好久。
后来大安接管了九镶,大安皇帝似乎很好,减免了他们的赋税。
父亲是做陶罐的,那年生意并不好。
父亲常说,幸好这个大安皇帝没有太坏,急巴巴的跟他们要银子。
次年,父亲的生意似乎更好了,弟弟出生了。
弟弟的出生,让母亲和父亲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她也很喜欢弟弟,虽然心里会失落。
后来父亲说,九镶到东安城的海上商道要通了,海盗也少了,他开始带着他的货北上了。
如此跑了数趟,父亲说东安城是他见过最繁华的都城,那里赚银子容易极了,那些大安人很喜欢他做的陶罐。
过了一年,父亲决定举家去东安城谋生。
要是不去就好了!
无数次沈宛都这么想过?如果一直住九镶,父母就不会在那次海浪中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