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有防备,自己也取出了面巾围上。
两人便入了城门,蓉蓉沿途看了看,路过的民居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街道上人都见不到一个,以至于在街上策马扬鞭也不用担心撞到人。
这情形,如同岳县刚刚受灾之时。
只是都足足两个月了,袁县的秩序恢复却似乎停滞。心中疑虑之间,袁县衙门便已经到了。
这位师爷引着姜令蓉入内,将她带到了县令曾大人的书房内。
“你不是……”曾大人第一眼就觉得她眼熟,想了想记起了这张脸,但却并没有第一时间想起她的身份。只知道各县去越州述职期间,她是商瑾玄身边的人,但不知道两人是什么关系。
至于小田村时见的那一次,他确实已经不记得了。
“见过曾大人。敝姓姜,这是段大人托我面交曾大人的信,请过目。”蓉蓉呈上那封信。
师爷接过转交给曾绍,他一目十行看了看。随即瞪大了眼,又不得不认认真真再看一遍。事后,他将目光投去:“段大人心中说道,姜姑娘可卖五十万斤粮食予我。如此说来,姜姑娘是粮食商贩?”
她颔首:“曾大人可以这么认为。”
“五十万斤虽
多,但也有些杯水车薪了。”曾绍叹一声,不禁头大。想到他的辖区内五万人口,几乎家家户户都受了灾。五十万斤能解短时之危,却难保来日。
蓉蓉询问:“那曾大人的意思是……”
曾绍赶忙解释道:“姜姑娘别误会,这五十万斤本官一定会收。只是……还有更多吗?”
她猜到了对方会嫌少,但是她并不打算一次性给那么多。毕竟求粮只能治标,并不能治本,总不能今年整个越州都靠着求粮度过吧。
“没有更多了。”蓉蓉便出言拒绝了他的想法:“粮食只有五十万斤,但倘若曾大人还想买些别的,我们倒是可以商量商量。”
“比如什么?”曾绍询问道。
蓉蓉含笑出言:“药材。想必段大人已经把瘟疫的特效药方传来了,如袁县缺药,我也可一并卖与曾大人。”
“你还有药材!”曾绍自然惊诧。
“当然,药方中的几味主要材料,蒲公英、黄连、黄岑、连翘,我都有。如曾大人需要,不如……我每种卖你二百斤?”
二百斤听着少,但抓药都是几钱几钱抓的,实际还比较耐用。
曾绍自然愿意买,不过他得先问问价格:“这些药材分别是什么单价?”
蓉蓉想了想:“其中黄岑、蒲公英都比较便宜,单价分别是二十文和七文。连翘是七十文,黄连最贵,价格在一百二十文每斤。”
从前,曾绍并不了解药材的行价,当下自然存疑
,还让师爷去找个大夫问问。
她也不着急。在书房中坐下,耐心喝着茶,还闲聊般和曾大人说道:“药材比粮食是贵了许多,难怪百姓们病了看不起医。”
一帖药,几种药材混一起,就已经几十文钱了。病一次喝个三五贴,那不得一二百文钱。
所以穷苦百姓根本不敢病,病了也不敢治,只能拖着。小病拖着拖着,指不定身子自己能治愈了;大病就不好说了,只可能越来越严重。
曾绍苦笑:“行价如此,没办法。”
药材贵有贵的道理,要么对生长环境有高要求,要么就是生长慢。大多数还难以养殖,只爱长在深山老林里。
一会儿功夫,师爷回来了,进门对曾大人略一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