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的宿舍,农场优先提供给了不住本乡的农民,给予他们方便免去来回的遥远路途。本乡的农民,凡是家离得近且不至于无处可去的,蓉蓉同意给他们补贴一些钱,暂时住在各自家中。
而岗位划分上,蓉蓉也有独到的安排。
目前只有两个工作项目:一是种地,优先选择成熟较快的作物,诸如萝卜、白菜、红薯等种植,这项比较如常。二则是开垦荒,会比种地更辛苦些,工资却会在原有的基础待遇上再加一成。
可别小看了这一成的涨幅,家里经济实在紧张的人,是不介意辛苦一些的。只要可以不饿肚子,其他的又算什么呢?
在这合理的安排下,农场的扩张十分顺利。
农区这边欣欣向荣,牧区自然也不会落下进程。他们提供了好些耕牛,用以松土犁地,加快了荒地的开发。且
孟连平意识到农牧之间的紧密关系,又请示东家,新购置了一批牛犊。畜牧的牲口多了,工作岗位又跟着增加,便有新的工作岗位诞生。
农场员工本只有一百多人,结果一口气扩张到六七百人以上。耕地原先五亩,如今算上荒地有近五十亩了。牧区的猪牛羊鸡鸭原先总量五百左右,现在也增至八百只左
右。
而员工规模变得如此巨大,农场秩序也隐隐有些混乱。为了管理好农场,孟连平干脆在员工当中选出了一批身强力壮的,编入了安保巡逻队。
所谓安保巡逻队,便是农场秩序的守护者。他们负责维护安全,约束员工,同时还要保护农场的一些财物。
这支安保巡逻队由孟连平最信任的卢元负责训练。
蓉蓉也基本少管农场的事务了。放权给了孟连平来负责,完全信任他们兄弟俩的能力。
时间一晃就过了中秋。天气渐凉,天富农场是越州境内为数不多还能享受丰收喜悦的地方。全因暴雨洪涝之时,蓉蓉这个东家做出了足够机智的应对。
保住这份收成,就意味着天富农场还养得动员工,开得起工资。
听起来似乎有些捉襟见肘。但只要等到明年开春,新一轮的种子播下,天公作美的话秋季丰收少不了又是几万斤的粮食。
赚得多不多还不说,主要是要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是蓉蓉嫁给商瑾玄后,一直盘旋在她脑海中的第一要务。
就连小统,都忍不住夸她一句觉悟高。
“那可不,一切都是为了尽早回京!”她一点不谦虚地应下了。这本就是蓉蓉的长远目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只是,在天富农场蒸蒸日上、声名远扬之后,免不了有一些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跑上门来攀亲戚。
那日就有一个号称是姜老太姑家的表
侄孙上门来,拉着她老人家就是一阵嘘寒问暖,殷切得如同是姜家亲儿子一般。东拉西扯的,话里话外是想来农场内工作。
姜老太年纪大了,分辨力难免差了些。要不是三婶察觉不对劲才轰走了那人。一个工作岗位事小,怕只怕是引狼入室。
而无独有偶,此间事了后就连三婶娘家的人,也迫不及待上门打秋风了,开口就想要借钱。虽说数目并没有多大,可富裕的毕竟不是她赵瑶婷。
那些人来得多了,她自然也烦,偏生还要顾着点亲戚情分,不好出口得罪人。
最后还是孟连平察觉了此事,勒令门房要严厉看守,不得再放闲杂人等进农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