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被三叔拒绝了。”小晚也显恼怒。
林氏蹙眉想了想,“我们还是要想想办法把老太接来才好。倘若有下次协商,我们就坚定这个解决方式,哪怕我们自己独自赡养老太也行。”
“嗯,这样虽然便宜了三叔,但也是个可行的解决方式。”蓉蓉点头赞许:“那就下次再说吧,先晾三叔几天,免得他以为我们可以任他予取予求。”
马车内的对话声音并不小,驾车的姜晌以及骑马的商瑾玄都听到了。两人对视一眼,并没有任何意见,相反觉得安排地不错。
回到县城后,自然要各自投入忙碌之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日后的童生考试,根据小晚考后的自我感觉,他认为是发挥得不错的,很多题都有信心得分。
不过出成绩毕竟还需十天的日子,也只能耐心等待衙门礼科批阅后才会出结果。
期间蓉蓉询问他想读县城两所书院的哪一所。小晚没有特别意向,只说都行。
她也对两所书院没有特别了解,因此特意去问了
商瑾玄的意见。他一听只是略微犹豫,就答:“事实上县里的两家书院都比较一般。认真学的话考个秀才没问题,想更进一步考举人恐怕够呛。”
“那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对于弟弟的前途,蓉蓉自然不会马虎。
他正色地说:“越州内肯定是珩山书院最好,不过书院坐落在越州城郊外,这般距离就只能住宿了,会多一笔开支。你最好回去问问家人的意见。”
蓉蓉点头应下,回家后当晚就召集了所有人开家庭会议,倾听大家的意见。
林氏说舍不得孩子跑远,毕竟一去恐怕是半年才能见一次。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觉得自己或许忍受不了这样的分别,会牵肠挂肚。
倒是姜晌和钟忱都认为他该去珩山书院念书。毕竟男儿志在四方,又岂能局限于眼前而忽略了远方的广大。
林氏不爱听,责怪他们俩怂恿小晚。
姜晌只好温声劝她:“娘,这对小晚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珩山书院确实教育顶好,每届科举都有大量书院学子上榜。那怕上不了榜,仅是毕业生都会得到各大士族权贵的哄抢,争相招揽。可以说读上珩山书院,就等同于前途无量。”
“对啊,只要小晚能后被珩山书院录取,我们就没理由反对小晚去。甚至砸锅卖铁都得去。”钟忱赞成姜晌都意思。
蓉蓉听着他们各自的意见,转头将目光投向小晚。他本人并不是特别热烈
,一直安静地听着,也不表态。
她干脆支他一句:“你是什么想法呢,小晚?”
“我?”小晚顿了顿,面上露出一瞬的犹豫,随即迷茫地摇摇头:“我不知道。”
“或许小晚自己都不想去呢,你们就别逼他了。”林氏怜惜道。
蓉蓉看他确实有些摇摆不定,干脆祭出杀招,搬出他最是尊敬喜爱的商瑾玄:“珩山书院其实是你商大哥推荐的,他也不想你止步于秀才。而且你说过,要帮姐姐挣面子的不是?”
小晚点点头,是认同她所说的,只是依旧没办法坚定选择,“其实我知道珩山书院很好,只是我听说……学费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