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用说吗?”刘顒望着天花板嘿嘿笑道,“分居的夫妻最容易闹绯闻,而且最终结果就是离婚……”
“你敢!”李洁嚯地转身,半边身体压在刘顒胳膊上,“你敢出轨,嘻嘻——”
李洁历来就是这样,喜欢率性而为,发脾气的时候说话绝不顾及你的感受,脾气一过又百般温柔,让你又爱又恨。有时候刘顒甚至觉得她有点变态。
但十几年的夫妻生活,他已经完全习惯了。
“你要是敢,看我怎么收拾你……”她在刘顒的耳边轻声呢喃。
仿佛是约定俗成,夫妻俩非常默契,仿佛刚才没有争吵过。
刘顒感觉很舒坦。夫妻生活就这么回事,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文学作品总是喜欢将男女之事写得那么神乎其神让人神魂颠倒,简直是扯淡。
刘顒坐起来,靠着床点燃一根烟,若有所思地吸着。
李洁从卫生间出来,情绪已平稳。她说道:“我的事情你搞不定,就暂时放一放。我每个星期尽量过来看你。要紧的事是儿子的事,这个你真的不能含糊。”
“你既然非税务局不去,那就只好先想办法解决儿子的事喽。我本来是想让一家人尽快团圆的。唉,真拿你没
办法!”
夫妻俩息息相通,儿子的事的确想到一块了。两口子商定,先解决儿子转学的事。
刘顒的儿子刘洋正在上初三,明年就要中考。昌江作为省会城市,教育质量肯定高于一般的地州市。刘洋如果不能在中考前完成转学,明年要想来昌江进一所好的高中是很困难的。
如果进不了一所好的高中,下一步要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也就跟着很困难!
教育资源有限,无论哪个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几所中学,这是中国教育的现状,要想改变,尚需时日。
基于此,两口子最终商量决定,把儿子转到昌江市一中来。
昌江市一中隶属于省教育厅,每年高考的升学率都非常高,考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学生人数在全省总是名列前茅。
据说该校每年都有一两名知名教师应邀参加全国的高考出题,其优越性不言自明。
但刘顒想把儿子转到这所中学去绝非易事。除了跨地区转学不容易以外,刘顒初来乍到,人生地疏也是一大主因。但最大的障碍却不在此,而是该校的领导不好说话:一般人,他们根本不予理睬。
想来也难怪:一所重点中学,谁不想进?若是谁都能找校领导开后门插进去,那块重点中学的牌子还要不要?他们那几个校领导还想不想混了?
刘顒突然想起沈潜原来是省工委组织部的组织干事,跟一中有联系。记得跟沈
潜聊天时也说过,他就毕业于那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