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饮福记 > 第三十七章 升斗小民的冤案不叫冤案2(第3页)

第三十七章 升斗小民的冤案不叫冤案2(第3页)

“……”

杭氏瑟缩了下,“想必这人将小娘子得罪得狠了。

只是杀人……这罪过不小。”

说来大理寺那些人也着实马虎,将杀人犯送入牢房之际,居然不曾搜身,竟让她带了把刀进来。

那刀看着短窄,但厚实锋利,是真正能杀人的刀啊……

杭氏又开始犹豫着要不要离这女杀人犯远些。

外面的廊道上又传来脚步声,竟然甚是杂沓,还伴随着物品撞到墙壁磕绊声,以及低低的交谈声。

杭氏呆了下,一时没敢动弹,悄悄往后缩了缩,暗暗留意着外面情形。

来者足有七八人,当先竟是当值的治狱司推丞。

这个往日冷脸鞫讯疑犯的推丞,正笑容可鞠地引了一名管事模样的老者走来。

这老者身材干瘦,驼背,须发皆白,唇际眼角都有深深的褶皱,看着已然极老。

但他笑起来极慈霭,让人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意。

他们身后,五六名狱卒或抱铺盖,或搬案几,或拎食盒,或提包袱,亦步亦趋地跟着,然后……

停在了阿榆的牢房前。

阿榆已认出那老者是李府管家的内知,李长龄唤他十六叔。

她悄悄藏起了剔骨刀,托腮等着他们。

果然,狱卒上前打开牢门,推丞一挥手,他身后那些人立时奔入牢中,铺床的铺床,摆案几的摆案几,又将包袱打开,取出坐席摆好,寻出烛台放到桌上,点了烛火,清理了四处散落的碎草和杂物,将牢房打扫得略有些齐整,方悄无声息地退了开去。

杭氏猜知对方必定有事,

惟恐听到些不该听的,悄无声息地往后蹩着,缩到自己这边牢内的阴暗角落,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推丞这才笑着向李府管事道:“李内知放心,先前讯问沈家郎君时,沈家郎君难以洗清嫌疑,却为秦小娘子分辩过,说秦小娘子并无下毒的机会。

何况又有李参政作证,本官也相信,此案应与秦小娘子无关。只是凶手未明,江家悲痛之下,怕是不容她离开……”

李内知躬了身,笑道:“推丞之意,主人省得。此事也不用推丞为难,主人自会处置。这两日秦小娘子身在治狱司,推丞看顾一二即可。”

“李参政既有吩咐,本官自当从命。”

推丞瞅了阿榆一眼,声音低了些,“李内知想来还有话说与小娘子,我便在外面等着吧!”

李内知微一点头,拱手谢了,推丞便提着灯笼,先行退了开去。

阿榆见状,也便下了床,走到新添的小案前,看着桌上的两提食盒,纳闷道:“怎么送了这许多吃的来?李参政这是认为,我得在这里久住?”

李内知虽不知阿榆来历,却清楚主人待这娘子极不寻常,忙陪笑道:“小娘子说笑了,阿郎既认定小娘子是冤屈的,怎会让小娘子在这腌臜地方久待?”

阿榆顿了下,“长龄兄长是如何说的?”

李内知听得她称呼变了,且分明异常亲密,更不敢大意,看了眼旁边的杭氏,走到阿榆身侧,悄声相告。

“阿

郎让小娘子莫忧心,除非江家拿出证据,否则小娘子便只是受江九娘挑衅,一怒撕扯互殴,无甚大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