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非对外接受采访的次数非常少,流落在外的照片也很少。
大部分照片都是同学拿出手机随意拍摄,或者和叶非合影。
自然,拍出来的照片也不是很好看。
“真是年轻啊!”高惠雅心道。
虽然高惠雅只比叶非大三岁,但叶非可能是活的滋润,再加上心态非常好,看着和二十三四岁差不多。
高惠雅笑道:“叶院士,您好!”
叶非笑道:“高女士,您好!”
高惠雅问道:“叶院士,您发现高纯度石墨烯,使得国人的士气都非常高,您有什么话对国人说的吗?”
叶非笑道:“高纯度石墨烯只是我们芯片研究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会向着石墨烯提纯技术研究,制备出纯度更高的石墨烯晶体。”
“还会研究可以制备尺寸更小的石墨烯晶体。”
“当然,备件质量问题和相对寿命问题,也是我研究的重点。”
“说到制备尺寸更小的的石墨烯晶体,便不得不说到EUV光刻机,这也是我以后研究的重点。”
高惠雅问道:“叶院士,EUV光刻机,这是国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据我所知,别人都说光刻机的制造比原子弹还难,是如此吗?”
“是的!”叶非点头。
“叶院士,在光刻机上,我国还面临哪些难题,多久能研究出来?”
“有两个难题!”叶非竖起右手的食指和中指,道:“第一个难题是镜头精准度不行。”
“众所周知,光刻机好似照片冲印一样,需要将掩膜板上的精细图形通过光线的曝光印制到硅片或者碳片上。”
“所以,它对镜头技术要求很高。”
“只有光刻机镜头的性能足够好,才可以在绘制电路图的时候不会出现偏差。”
“但我国目前技术不足以研制出精度足够高的镜头。”
“第二个难题是,光刻机是一个很精密,很复杂的机器,它里面有很多零部件。”
“而某些零部件,我国还无法通过机器生产,只能通过手工。”
“这也导致我国的光刻机无法大规模生产。”
高惠雅道:“这也就是说,最难问题是光刻机镜头技术问题。”
“是的!”
高惠雅问道:“叶院士,您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光刻机?”
叶非道:“光刻机是一个高精尖研究,至于什么时候研究,我无法知道,但我会在合适的时机入场。”
高惠雅笑道:“那预祝叶院士您能一举研究成功。”
“谢谢!”叶非笑道。
高惠雅道:“叶院士,您是Web3。0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对于Web3。0目前的发展您有什么想说的?”
叶非道:“Web3。0它只是一个平台,还需要各大机构和公司,以Web3。0为核心创造出各种系统和软件。”
“短期看没太大变化,再过五六年,这变化会非常大,过了十年,变化更加大。”
“这就好比,在一片土中撒下种子,短期不会生根发芽,过半年后,会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高惠雅道:“……”
叶非道:“……”
许久后,他们的采访才结束。
高惠雅站起身,伸出手笑道:“感谢叶院士的采访。”
叶非也站起身,伸出手笑道:“也感谢您对我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