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她的手,啧啧感叹道:“年龄小,就是好,这一头青丝,不用保养,也这么有光泽。”
莫名让她想起来古时候那些娘娘,想必就是这样黑发如瀑,手若柔荑。不过那些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没什么好羡慕的。那些被圈养的金丝雀,应该更羡慕在风雨中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女性。
“我以前以为是江南的水土养人,现在发现,还是靠基因和遗传。天生细皮嫩肉,是后面擦多少脂粉膏子,也弥补不上来的。”
梁秋时收下了她的恭维,从前这话,在江南她听得多了。却没想到,在这里,也有这般油嘴滑舌的人。
进屋扫视了一圈,没看见她要找到的东西,目光垂了下来,悻悻有几分失望。
林太太自然知道她要找什么,笑着解释说:
“不是我不朴素,农家出身,也没有不会做衣裳、纳鞋底的。只不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来这里,要把纳鞋底的时间,用来对文盲的普及率上。教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认字。”
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跟她谈理想和抱负,只有她无所事事,虚
度光阴。
还在一根筋的执着于自己的事:“是,我知道,读书改变命运,可看起来,这里并不需要文化和进步。再说纳鞋底也不耽误给她们科普,可以将时间利用起来,边做鞋子边教汉字。还是说,教书匠高尚,穿上孔乙己的长衫,就不能再去做老妈子的活计了。”
林太太听完,笑得前仰后合,有点停不下来:“过去教书的,可是被称为臭老九。何况,我还得挨家挨户动员,求她们来识字,还得说服她们的公婆、男人。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再说了,什么时候都需要念书识字,活到老学到老。越穷越落后的地方,越需要知识。读书让人清醒。”林太太倒不是觉得,一边纳鞋底、一边站讲台,画面太违和。只是单纯的做不到一心二用。
“走吧,大军医,你不是为宋郁文一个人而活,还有那么多人需要你。”
能看得出来她跟宋司令感情很好,也盼着他们能早日修成正果。
梁秋时很想说,自己就愿意围着宋郁文一个人转,他是月亮,她愿意做众星捧月的那颗星星。
又觉得辜负了对方煞费苦心,显得过分没出息,还是没承认既定事实。
嗫喏道:“可是真让她们开阔了眼界,看见自己身处泥沼,不会很痛苦吗?还不如清醒的堕落。”
“不,可以痛苦着跟旧时代的腐朽同流合污,不能糊里糊涂的一辈子。要有选择权,而不是只能
被迫这样。”林太太道。
梁秋时去到军医院里的时候,还在惦记着他有没有好好吃早饭,但就像众人都在鞭策她的那样,要干点实事了,不能用把光阴用在关注宋郁文吃喝拉撒睡这些没意义的事上面。
只是想不到,在这里看见一个不速之客。
从前听说过叶君清的大名,还未正式见过面的时候,就在报纸上看过她的黑白剪影。
她的确生得珠圆玉润,跟那些穷苦人家出身,一脸苦相,胳膊腿儿像芦柴棒、一副发育不良的小脚女人不一样。
她脸若银盆,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自信朝气,落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