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的,是你们自己双手赚来的,不是儿子给的。”
林宁个人认为这很重要,谁给都不如自己双手赚来的更有底气更安心。
两人拿眼去看老伴,二叔想了想点头,“收下吧,孩子的心意。你们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那好吧,小宁,我佩服你,你一言九鼎,说到做到,这些年我们的底气不是儿子,而是你,有你在我们心里才踏实。”
三婶仰起头眼泪顺腮而下。
是林宁教会了她们,儿子也未必靠得住,还得靠自己,虽然辛苦可腰板子硬气,在儿媳妇面前我们也能挺直腰板。
“三婶,您回去帮我多照顾一下我爹娘好不好,还有我娘,她一个人面皮软,我怕她吃亏。”
“你放心,都是一家人,有我们在不能让她们吃亏,包我身上吧。”
三婶立刻点头,她知道大嫂和章氏性格都比较软,不爱和人争锋吃醋,吵架都吵不赢的人,没人护着还真不行。
“那我们拾掇东西好早点回家呀。”
“对,早点回家看爹娘去。”
二婶和三婶脸上也带着期盼的笑容,这次回家乡是衣锦还乡,不怕没脸面,儿子当官,自己也有钱,终于有脸回家乡了。
收拾了东西他们一家子就坐船回了家乡,回去看看老人。
二婶三婶也想回去看看娘家人,虽然已经多年不见面了,老爹也去世了,但老娘还在呢,可以回去看看了。
如今林宁又给了绣铺的一多半分红,她们每年自己就有一千多两银子进账,还有爷们赚的钱也不少,爱干啥就干啥,谁都不怕。
临走时交代了两个儿子,要敬重大哥大嫂,遇事先和哥嫂商量,莫要自作主张,记住你们都姓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都跑不掉,万不可争锋耍心眼,一家人要团结。
二叔和三叔再三叮嘱儿孙后,才上了船。
回到家乡后,看到爷爷奶奶身体还硬朗,只是老了很多,背也驼了,明显很老了。
家里的院子还在,仆人提前收拾过,院子里的树木都长得郁郁葱葱的,早就不是当初栽种时的小树苗了,变成高耸的大树了。
“回家真好。”
二婶也舒口气喟叹一声。
“可不是么。”
“回来就好,还以为你们年底回来呢。”
“年底可能没时间,才选了这会回来,爷爷奶奶,你们身体还好么?”
“好着呢,别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