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日亚望着阿荣远去的背影,叹气。
“你瞧这人,不把话说难听了还不愿意。”
“她生活挺不容易的,家里十几口人等着吃饭。还净是小孩,担不了事儿。”
阿日亚吃惊,连手里的苞米棒子都滑落:“啥?哈达家的生了这么多?”
胡思乐点头,阿日亚不禁咋舌,真是能生啊,生这么多难怪压力这样大。
家里男人没了,少了一个重要劳动力能不着急啊。
阿荣跌跌撞撞地跑到大队找到套古斯。
“书记,之前是我的不对,现在能不能帮我把哈达找回来啊,一屋子的小孩子等着吃饭呢。”
套古斯也是头疼得很,忙是将阿荣扶起来到屋里。
“你好好给我把事情讲清楚我这才能找人啊,你现在这样,让我去哪里找人。”
阿荣惊喜地望着套古斯:“谢谢书记。”
阿荣将哈达的事情给说明白之后,套古斯头大如牛。
那个修桥的工程,工人早就是已经找好了的,怎么可能临到了了再乱招人。
八成是哈达找的借口罢了。
“行,你先不要着急,我组织村里面去找人。”
阿荣高兴地连连道谢。
现在的时间已经距离哈达出走过去了好些天,也不知道人是往哪个方向跑的。
现在追踪足迹,八成是没影。可不找人那不是要逼死阿荣?
套古斯硬着头皮到村里各处去张罗大家,让得空的人们一起出去找人。
最近的村子实在是不太平,这两年的村子实在是不太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先是有王海跑去南方到现在都没有回来,再有前段时间的白美丽,到现在的哈达,平均下来一年丢一个人。
再来几年,村子里的人是不是都要丢光了?
套古斯抹着脑门上的汗,心力交瘁。
国家的方针政策肯定是为了人民考虑,可这人心怎么就突然变得涣散了呢。
从前的时候大家都一样吃大锅饭,谁也别嫌弃谁。
现在不一样了,有脑子有胆子的已经开始有了变化。
套古斯总觉得现在的人们不像以前那般循规蹈矩的,更加任性。
他不知道这样的变化到底是好是坏。
无疑的,胆子大有脑子的人家,现在的日子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
生活条件变好是所有人们的愿望,只是伴随而来的后遗症。。。
套古斯也不懂啊,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