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想要上学的孩子们都能有学上。国家,民族,哪怕是镇中学都会蒸蒸日上。
那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
第123章义务教育
余珊珊正在车站等着达来的到来。
达来一下车到车站就看见了笑颜如花的余珊珊。
“嗨!这里。”
余珊珊看着达来慢慢向她走过来,心中的愉悦更甚。
等到达来走到她的身边,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快回家吧,爸爸妈妈都在等着你呢。”
“珊珊,谢谢你。”
余珊珊看着达来十分地认真:“不用谢,没关系,你做的事情我都支持。”
余珊珊原本也是十分地希望达来能够回来市里工作,那样的话,她爸爸还能给达来帮衬很多的。
可是在实习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达来带着她去了一趟镇中学,并告诉她。
他想要留在镇中学,那里的孩子们需要他。
余珊珊原本很想质问达来,难道她就不需要他吗?
达来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带着余珊珊到各个教室之间开始看那些正在上课的孩子们。
那些场景对于在城市中生活长大的余珊珊来说,充满了冲击感。
她认为的穷和实际上的穷困有着根本意义上的不同。
余珊珊还是希望达来能够去过好日子,这样的条件太苦。
可达来一直坚持,最后余珊珊只能妥协。
慢慢地余珊珊觉得达来有大爱,这样的人就应该放他去做这样的事情。
也就同意了达来留在镇中学的要求,并一直在努力地说服自己父母。
“老师和师母还是对我有意见吧?”
“没事,还有我呢。”
面对余珊珊的这句话,达来又生出愧疚之意。
凡事难得两全法,有意见就有意见吧。
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摘自百度百科)
并要求根据各地经济和文化情况自行制定实施步骤。
1986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法律规定,传达到北疆已经是开学时期。
新村的人们起初还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在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得越来越严格的现在,每对夫妻都是只生育了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