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只需安心等嘉贞帝驾崩便能顺利继位,无需多此一举。”
姬臻臻立马就道:“皇上精神健旺,一副还能再活二三十年的样子,就不能是太子等不及了,想搞死老子自己早点儿上位吗?”
空离:“若真是太子干的,这些指向太子的证据岂会收集得这么容易?”
姬臻臻捏捏下巴,笑眯眯地道:“其实我也是这么想哒。皇上掌权多年,想必是看出其中端倪,所以才对太子如此宽容。不过,这件事即便不是太子做的,皇上心里恐怕也梗了一根刺,他会想,现在的太子没有这个想法,那以后呢?
这人嘛,一旦在高位待久了,很容易变得自负且多疑。帝王之位,岂容他人觊觎?”
空离目露诧异之色。
姬臻臻下巴一扬,一脸嘚瑟地道:“是不是觉得我浑身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空离看她这副臭屁的小样儿,眼里不由爬上一抹笑意,“的确聪颖,臻娘与许多深闺女郎不同,眼界堪比儿郎。”
第250章油嘴滑舌,但我喜欢
姬臻臻收下了他的赞美,并反夸一句:“彼此彼此啦,离郎也是世间少有的聪颖之人。”
亲爹为镇国公,身居高位,长兄驻守北疆,手握兵权,有这样的出身,姬臻臻自然得多留几个心眼。
未免姬家卷入夺嫡之争,她早将皇家那些事打探得一清二楚。
嘉贞帝之所以对太子如此器重,或者说宽容,是因为他不想太子重蹈他当年的覆辙,并非有多宠爱太子。
当年嘉贞帝身居东宫,明明为正统,却群狼环伺,一个个才能不输他的皇子,都想将他从太子之位拉下来,取而代之。
嘉贞帝自己在当太子时,步步惊心,过得十分不易,便不想他的嫡长子也跟他一样。
众皇子中,若真论宠爱,无人能越过三皇子康王。
大皇子乃身份卑微的婢女所出,没长大就夭折了,二皇子乃皇后所出,为嫡长子,出生不久之后便被嘉贞帝册封为太子。
为了让太子的东宫之位坐得更稳一些,嘉贞帝不欲后宫诞下跟太子年岁相仿的皇子,不成想出了三皇子这个意外。
当年丽贵妃荣宠正盛,嘉贞帝到底没忍心弄死这个儿子,结果三皇子生下来之后眉眼生得最像他,很得嘉贞帝喜爱。
继太子和三皇子之后,因嘉贞帝刻意为之,后宫整整五年没有皇子公主诞生,直到五年之后,才陆续有了四皇子五皇子等诸位皇子,且母家地位都不高。
因有自己的前车之鉴,嘉贞帝虽疼爱三皇子康王,但一早就表明了态度,储君只会是太子。
这也是大燕朝多年来朝政局势一直如此稳定的原因。
然,太子虽自幼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但才学中庸,性格也过于和气,反倒是三皇子聪明伶俐,才能突出,在君子六艺上处处压他一头。
加之两人年岁相仿,对比便过于鲜明。
这么多年下来,三皇子康王门下早就聚集了各路谋士,朝堂之上也有不少官员成为其党羽,只是隐藏得极好。
太子之所以能稳坐东宫多年,靠的是嘉贞帝,皇后母家助力不大。
但,人心易变,尤其是帝王之心,只要在合适的时候操作一番,嘉贞帝未尝不会厌弃太子。
姬臻臻揉了揉自己的小肥脸,眯着眼想:若让她站在姬家的角度选一个当下任皇帝,她哪个都不想学。
说得好听点儿,太子是性格和气,说得难听点儿,那就是软弱没主见,这种人很容易被挑拨离间。
姬家不站队,对太子和诸位皇子都不亲不疏,太子身边早已有亲厚之人,若是太子登基后,有心之人欲对付姬家,从中作梗,难保太子不会听信谗言。
而这位康王就更不合适了。姬家虽然不站队,但支持的是皇家正统,相当于间接站太子。
除非康王是那种大度不计前嫌的君主,否则一旦登基,姬家必定遭殃。
姬臻臻长长叹了一声。
空离忍不住戳了戳她揉得白里透红的小肥脸,“朝政之事还轮不到你操心,不必像个小老太婆一样叹气连连。”
姬臻臻瞪他,凶巴巴地道:“你懂个球球,这可是关系到我姬家气运的大事。”
空离摸摸她的小脑袋,眼含深意地道:“臻娘不是夸我聪颖么,天塌了,有聪颖的夫君给你顶着呢。”
姬臻臻可可爱爱地横他一眼,“油嘴滑舌,不过,我喜欢,嘻嘻嘻。”
因皇上遇刺一事,百官们战战兢兢数日,连后宅妇人之间的走动都少了,直到皇上态度松缓,燕京上流圈的氛围才渐渐回到从前,各种宴会和活动也频繁了起来。
这日,姬臻臻收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