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简单的敲打,温总早已信手拈来。
温良又说:“张工你的看法呢。”
张郁林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严格来说,现在的系统内核只初步迭代了一个版本,相当不成熟,与ios、安卓、wp这里面任何一个都没法比。”
温良嗯了声表示认同,转而问:“杨工是因为现在的图形界面设计尚不出彩,所以不想仓促推出吧。”
“是的。”杨兴山回答,然后赶忙说:“这次拉上老戴是我的问题,我会书面检讨。”
闻言,温良语气随和的说:“下次注意就行,不必浪费精力。”
接着说道:“你们的出发点能理解,向市场推出一个不成熟的系统,既不负责,也容易被群嘲。”
“不过一个产品要想被更广泛范围接受,那就需要得到市场认同,尤其是商业化产品,被市场认同的最好方式是市场消费者亲自参与进来。”
“俗话说得好,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泽总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与其一直闭门造车不如先开门迎客,好的坏的既是你们的压力,也是你们前进的动力。”
最后,温良又说:“杨工,不要着急,颠覆需要时间沉淀,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再解决从有到优的问题。”
杨兴山应声:“温总放心,我们会参考市场意见,更好更快的迭代出合格的版本。”
温良和气的说:“这次杨工先暂且保留意见,工作中大家争取求同存异嘛。”
杨兴山再次应声:“好的好的。”
会议就此结束。
也不是李泽没法搞定,而是温良直接分管了博浪实验室,又是老总,他来定夺能容易压服争议。
-
ps:征集一下大佬们的意见,1、系统名字初步确定叫盘古,有其它更好建议的请提议。
2、手机品牌名称,不打算直接叫博浪手机,一时间没有想法,求个名字!--over--,!
财神爷,汪婉瑜最低也要保证无论业务怎么亏损,公司都能拿出钱来。
反正无论哪方面讲,这个预算肯定行不通。
另一个是集团科学家体系,这个汪婉瑜看了两眼草案立即觉得头大,投入比较夸张。
反正都是头疼的事情。
新学期第一天只有半个上午的班会。
进入大三,课业大幅减少。
这个学期拢共也只有两门基础必修课。
而华工又是学分制,以温良的专业为例,修完170个学分就可以毕业,其中基础必修学分就高达1335。
大一大二修了挺多,这学期选修三门课程就已经学分很多的样子了。
下学期更是只剩一门必修。
到了大四整个学年必修的都只有一个东西,毕业论文。
选修?
看你之前三年的努力,如果学分不够,那就得修一修。
总之,因为大一大二的努力,从这个学期开始,温良同学的课业就相当宽松了。
一周有两天没课。
3+2了属于是。
当然得暗搓搓的说一句,温良同学上不上课都无所谓。
学校甚至很想热情的邀请温良同学保研,最好硕博连读!
比方说常教授就很期待温良上他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