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歌声(第2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歌声(第2页)

这粮食不但吃起来刮嗓子,而且进胃里烧心难消化。大人好点,小孩子吃了后夜里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喊肚子疼。

甚至不少人大便干结,根本拉不下来。

多才多艺的受苦人又开始编出链子嘴:“杂交五杂交五,又难吃来又难煮。碾不成米儿,脱不了壳儿。推不成面,拍不成片儿,压不成河洛,擀不成圪蛋儿……屙不出屎,拉不成圪截儿……”

“猪吃硬拱圈,鸡吃不下蛋,人吃不大便,牲口吃来都不咽。”

王满银觉得这顺口溜编的挺形象。

按照道理来讲,黄土高原的受苦人吃糠咽菜早习惯了,对食物容忍程度挺高的。偏偏这个杂交五号高粱,实在让人爱不起来,连麦麸米糠都不如。

各家巧手的婆姨使出十八般武艺,尝试杂交高粱的各种做法。蒸、煮、压……结果发现,这玩意儿怎么做都不好吃。

就在这个时候,石圪节公社养猪补贴终于下来:每个养猪的人家,带上村里开的证明,可以去粮站领取一百五十斤杂交高粱。

不少社员才明白,之前想的太简单了。

当然抱怨归抱怨,没有哪家真不去领的。要知道,石圪节公社还有生产队社员口粮连二百八十斤都没达到,年年要吃救济和返销粮。

杂交高粱再难吃,至少是一种粮食。多出一百五十斤,等青黄不接时可以救命。

王满银倒觉得公社初衷肯定是好的,想要让大家填饱肚子。缺粮状态下,人们只能不得已妥协。

有了杂交高粱的例子在前,王连顺又担心起二队种植的上百亩“大单1号”杂交玉米。如果这玩意儿也难吃的话,今年社员们的日子可就真难过了。

之前村里一直种植辽东白和金皇后,产量虽然不高,至少吃起来口感还可以。

为此,他特意让护秋的社员掰了十几穗煮着试吃,随后放下心来。杂交玉米煮熟后和普通玉米没啥区别。

王满银家不缺粮食,领过队里分下来的杂交高粱后,通通喂猪。

甚至为改善口感,他特意往里边多加了些煮熟的蚯蚓。话说半年时间,自家饲养的大肥猪体重已经差不多有一百三十斤。真喂到年底,估计能够突破二百斤。

王满银没打算整这么夸张,准备秋收后早早卖掉。

即使如此,他创新的养殖蚯蚓喂猪的方法也在石圪节公社广为流传。今年附近几个村子不少社员都开始进行尝试。

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喂养同等时间,至少每家的猪比往年要增重十斤以上。

***

十几天前,少安已经去县城五期大学报道。

队里秋收正忙的时候,王满银每天吃过饭就要上工,根本没时间接送婆姨和孩子,只能由兰花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

这倒不是啥难事儿。

生完孩子没多久,兰花已经开始学着骑车。

经过大半年练习,现在非常熟练。

每次她让小石头坐在车前儿童座椅里,后边再绑个荆条筐,将小丫头放在里边。

罐子村通往石圪节公社这段土路高低起伏,只是兰花骑车速度很慢,倒没出什么意外。

当然,下雨时还要有王满银接送。

一场秋雨过后,黄土高原忙碌的秋收总算摁下暂停键。社员们终于有时间歇息两天。

大清早,不少人便拿着网兜直奔东拉河,想要给自家饭菜增加点肉味。这段时间,家家杂交高粱吃伤了。

按照经验,每次下雨河里鱼群都会露头。

王满银却没这个闲情,天刚亮时就被小石头给吵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