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指挥中心的周向明笑着回应道:“这些地砖采用月壤原位熔融3D打印技术,主要成分是硅铝酸盐,经过高温熔融后强度堪比高强度混凝土,每平方米可承受50吨的压力,完全能满足‘桂途一号’的行驶需求。而且。。。
倒计时:109小时57分。
行者二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平稳飞行,舱内温度维持在21。3℃,气压稳定,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4%,生命保障系统运行如钟表般精准。李锐解开安全带,轻推舱壁,身体缓缓漂起,像一片落叶浮游于微重力之中。他伸手触碰仪表盘旁那张照片,指尖划过“星尘”的身影,嘴角微微扬起。“你说,它们会不会也在看我们?”他忽然开口。
坐在右侧的王振宇正调试着月面巡视车的远程协议,闻言抬头:“谁?”
“星尘和云絮。”李锐说,“它们的数据还在心月狐数据库里存着呢。说不定哪天AI真能把它们的意识复现出来,然后回放这段旅程。”
王振宇笑了笑:“那你可得讲清楚点,别让它们以为人类偷懒了三十年才登月。”
三人轻笑,舱内气氛松弛下来。这是发射后的第一次心理评估窗口期,按计划应进行认知负荷测试与情绪状态记录。但此刻,连医监官陈岚也放松了语气:“你们的状态很好,比模拟任务期间还要稳定。我建议……允许一次非正式通话。”
李锐眼睛一亮:“跟地面?还是……家人?”
“都可以。”陈岚点头,“只要不超时、不影响后续操作。”
通讯频道接通后,李锐选择了私人线路。三秒延迟后,妻子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哽咽:“你胖了。”
“航天服显壮。”他笑道,“地球上的饭太油,到了月球我一定瘦回来。”
孩子抢过话筒:“爸爸!你看到兔子了吗?”
“还没呢,”李锐望着舷窗外漆黑深空中的银盘,“但我正往它家赶。等我到了,替你敲门问问嫦娥阿姨有没有准备月饼。”
笑声从地球传到月亮,又从月亮反射回地球。
而在心月虹指挥中心,吴浩听着这段对话录音,久久未语。余成武递来一杯热茶:“你也该休息了。连续工作三十小时,再铁打的人也扛不住。”
“我不是担心他们。”吴浩摇头,“是怕我们漏掉了什么。”
他指向大屏右侧一列几乎不可察觉的数据波动??来自行者二号姿态控制系统的陀螺仪残差信号。幅度极小,每六小时出现一次周期性偏移,仅0。003弧度,远低于警戒阈值。但正是这种“合理范围内的异常”,让他脊背发凉。
“上次出现类似信号,是在‘云絮’返回前48小时。”他说。
周向明立刻调出历史档案。画面切换至一年前的画面:猕猴“云絮”乘坐的“探月五号”返回舱,在再入大气层前突然发生滚转偏差,虽被自动修正,但事后分析始终未能定位原因。最终归因为“复合电磁扰动下的传感器耦合误差”。
而现在,同样的模式再现。
“不是巧合。”周向明低声道,“我们在设计行者二号惯性导航系统时,沿用了部分经过验证的算法模块。如果这些模块存在潜在逻辑缺陷……”
“那就意味着,”吴浩接上,“航天员可能在关键时刻失去姿态感知能力。”
他立即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将备用导航系统提前激活,并通过深空网向飞船推送补丁程序。同时要求西安测控站加强X波段跟踪密度,确保每一圈轨道都能获取高精度测距数据。
指令发出后两小时,补丁上传完成。然而就在系统切换瞬间,行者二号短暂失联11秒。
指挥大厅骤然寂静。
雷达仍捕捉到目标信号,遥测却中断。直到第12秒,数据流恢复,一切恢复正常。
“发生了什么?”吴浩声音冷得像冰。
技术组紧急排查,发现是主控计算机在加载新固件时触发了一段废弃代码??一段用于兼容早期无人探测器的冗余跳转指令。由于该指令未完全清除,导致CPU短暂陷入死循环。
“又是北光机电的问题。”余成武翻阅硬件清单,“这块FPGA芯片的烧录版本与设计文档不符,多写入了调试用的旧逻辑。”
吴浩猛地站起身:“立刻通知所有在轨航天器运维团队,全面清查嵌入式系统中的遗留代码!这不是技术疏忽,是供应链污染已经渗透进了软件层面!”
与此同时,国务院“清源行动”调查组公布第二批名单,又有七家配套企业因伪造检验报告被查封。军工系统震动,多家研究院连夜重启元器件筛选流程。
而在太空,行者二号已进入地月转移中段。李锐完成了首次舱外设备巡检,通过机械臂摄像头确认太阳能帆板无损伤,天线阵列锁定稳定。但他注意到,每当飞船穿过地球磁尾边缘区域时,舱壁会传来轻微震颤,像是某种共振。
“地面,这里是行者二号,请求解释低频振动来源。”他在日志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