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类型的世界文明中,都绕不过去金钱的概念。
金钱的概念可以体现为货币,也可以体现为非货币的其它形式。
但无论如何体现,其最基本的目的是交换。
用金钱代表等价物交换所需。
需要的生存物质,需要的服务,需要的享受。
早有生灵将这一切归纳了起来。
生灵的这三者需求,被划分为三种利益。
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情感利益。
物质利益很好理解,就是生灵生存下去需要的物质基础。
精神利益是对物质利益划分的趋向指标。
而情感利益则是对精神利益的驱动。
金钱就是这三种利益的现实交换具象物。
但这一切都围绕这生灵的三项基本权利。
谋生权,谋存权和谋逸权。
生是生存的状态。
存是生存状态的持续。
逸是生存持续状态的一定程度的需求。
金钱的本质就是充当各种需求的等价交换物。
金钱的本质就在于交换,通过交换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但金钱同样是一个概念,概念在思维意识中的存续阶段是没有保质期这个属性的。
但是物质有。
物质世界的任何存在都有保质期这个概念。
粮食,木材,甚至是矿物,金属。
但在思维意识的存续阶段,金钱无保质期的这个属性就让整个世界文明存在一种逆差。
金钱的量不会变少,反而为了应对某种情况会增加。
但金钱所代表的物质交换量却会萎缩。
这就是逆差,只不过,任何世界文明都不会注重这种逆差。
尤其是被万世金环所主导的世界文明,更是会无视这种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