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不同意她买房,也不让她再出钱。
有钱就自己留着,他们有三个儿子呢,到什么时候也用不着女儿养老。
李翠翠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房子她还是会买,但会买小一点的,到时候只将父母接过来就行。
她还打算买块地。
母亲刚才的话提醒了她,不管手上有多少钱,固定资产要有。
假如有一天自己的买卖都失败了,她起码还有房子和地在,不用再流离失所。
对了,还要给四个孩子安排一下,将来成家都需要。
说到成家,李翠翠想起小冬的婚事,昨天孩子们玩的都很累,她也没跟小冬说。
正好老太太在,她可以询问一下母亲的意见。
“娘,你对小冬的婚事怎么看?”
闺女冷不丁提到婚事,老太太有点摸不着头脑,“孩子才12,怎么想到婚事了?”
是不是早了点?
“小冬年纪大了,虽然书读的不错,但不适合科举,我原本打算让他跟着我学做买卖。”
“你这个打算不错,他是老大,要学着怎么赚钱养家,再者,做买卖还是男人更方便一些。
小冬是个不错的孩子,你好好栽培他,等他能独当一面了,你就不用在操心了,等着享福吧。”
从老太太的话中,就能得知,她是非常看好这个外孙的。
李翠翠说道:“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周大哥夫妻俩看上了小冬,想将他们的闺女半月许配给小冬。”
“街道司的小周?
”
老周来过几次,老太太是认识的。
李翠翠点头。
老太太有些不解,“他们两口子人不错,还是衙门的人,你发什么愁?”
在她看来,这是门良缘。
“因为半月那孩子比小冬大三岁?”
“不是,”李翠翠摇头,有些发愁,“周大哥的外祖家世代行医,还有师兄弟在太医院、军营当职,我这不是担心门不当户不对吗?”
“丫头,我觉得你想多了,都说男子高娶,女子低嫁,再者,咱们家条件也不差,否则他们也不会有结亲的想法了。”
“我明白,只是我想让小冬试试能不能走科举之路,哪怕考个秀才呢。”
有衙门当靠山和衙门有人是两个概念,难得有这么个机会改变身份,她想试试。
还有一点,是她藏了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