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些天光是请战书就收了六七封。
记者是天生血勇。追逐新闻,生死置之度外是很多人的必然的宿命。要真相,要真实,就必然敢冒致命的风险,就必然甘愿放弃安逸的生活。而这种取舍……甚至许多时候都不能最终的取得结果。
他们是追风的人,在风中捕捉每一丝信息。
从不会轻易就停歇。
——但也不能真把记者派去玩绝地求生啊。现在躺医院的那个同事已经要让关童焦头烂额了,他不得不在人选上慎之又慎。
不能再出任何问题了。
关童为这个事,已经焦头烂额好几天,现在太阳穴还一跳一跳地疼呢。
摄像老汪跟他推荐了一个人——
“宁馥,让宁馥去吧。”他是这么说的:“第
一,她不要命,第二,她有玩命的本事,第三,她运气好,命大。”
这位老牌摄像自从和宁馥去了一趟大雪山哨站,就仿佛中邪一样,但凡有人开启话头,必以老汪狂吹宁馥的彩虹屁为结束。
他倒不怕自己被宁馥误会,“关主任你只管去问她,她绝对不会觉得我这是在把她往坑里推,更不会觉得你是把别人不接的危险工作往她头上扣。”他信誓旦旦,“我了解她。”
一个能跟着巡逻队爬30里雪山,回了驻地才淡定地从靴子里往外倒血水的女人,她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关童当时心说你跟她才哪到哪啊就敢说理解?
现在看来,嘿,还真让老汪给说中了。
2064年7月6日,中视派驻某战乱地区的第二名记者,悄悄出发。
*
战乱地区之所以战火频仍,当然脱不开从历史到如今宗教、民族、资源上的冲突。这里的临时政权迭出不穷。这里的临时政权迭出不穷,永远是一拨人建立政府,另一拨人推翻,——他们很快又会被新的胜利者推翻。哪怕这只是书中世界,却依旧依循着这样的法则。
这一次的冲突,就是出于新建立的政府和反对势力的矛盾。
在三天前,反对力量的营地刚刚经历了一次空袭,他们宣称将在一周内,将完全夺取附近的两个市镇。
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在两股武装力量之间开辟了缓冲地带,以安置因战争流离失所
的老百姓,投送国际援助的物资。
宁馥下了飞机后住进酒店,接下来就在向导的安排下驱车前往缓冲地带。
各国在该地区的侨民都已经撤出了,现在还往这里扑的,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向导是本地人,靠往缓冲地带送人赚了不少钱。他问宁馥是来干什么的。
“来采访。”宁馥坐在副驾驶,被晃荡得脑袋好几次磕在车窗框上。
司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不,这不可能!”他用口音奇怪蹩脚的官方语说道:“他们都是两三个人一支队伍的。”
“而且我没见过女的!”他斩钉截铁地补充道。
宁馥笑道:“现在你见到啦。”
“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现在能往战乱地区塞记者是很难的,其中关节错综复杂,涉及到的可不止是一本护照一张采访证件那么简单。更何况,这里的局势已经水深火热,来采访更是天方夜谭。
。
宁馥,一个记者,一个女记者,一个来自其他国度的女记者,必然,在这里并不会受到夹道欢迎,能拿到准入资格,都已经算得上是个奇迹了。
编辑、摄像、导播、直播,全都宁馥一人一肩挑了。
到了地方,宁馥动作利落地跳下车,长大胡子的向导从车窗中探出头来,“嘿,祝你好运!”
宁馥笑着朝他挥了挥手。
缓冲地带并没有给人的感官上带来多少“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