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放一只纸鸢。
线放得越长,纸鸢便飞得越高,地面与天空的距离就越近。在所有宏大的命题,所有可能影响万万人,影响大局势的事件之中,一个普通人的力量,就如同那纸鸢一样微茫。
但她还是飘摇直上。
直面雷霆与闪电,也接受暴雨与飓风。
只要她不被摧折,就
必然会通过那游丝一般的风筝线,回到她的归属所在。
两个人都静静地出了一会儿神,高负荷运转的大脑似乎终于找到了休息的空当。
过了好半天,关童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的这一屋子烟味。他看向钟华,“你什么时候开始抽烟了?”
钟华将指间的烟蒂按在烟灰缸里,淡淡看了他一眼。
关童轻轻叹了口气,“她也确实让人放心不下。”
要说人选,没有比宁馥更优的。但眼下她那头的局势,实在不能不让人担心。
她的业务能力毋庸置疑,可孤身一人,但凡遇到危险,付出的就可能是生命的代价。
她的性命安危,现在就沉甸甸地压在关童和钟华的心脏上。
像纸鸢高飞,就忍不住将丝线紧紧地缠绕在掌心。
***
会议室屏幕上还留着宁馥发来的文字简讯。
次图摄于七月七日下午三时许。因躲避政|府军巡逻士兵藏身于平民归葬的尸坑中。向下挖掘,发现至少3月前形成的万人坑。
此图摄于七月七下午五时返回酒店前,缓冲地带的庇护区。图左是十一岁的迪赛卡,图右是五岁的萨哈。
她的文字尽可能的精炼,言简意赅,这么两段陈述句。可越是平淡,越抹不去这字里行间透出的惊心动魄。旦夕之危。
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宁馥在简讯中其实表达了一些犹豫。
她不知道要不要将迪赛卡和萨哈兄弟俩的照片也刊发出来。
——那更像是一
个带有私人感情的承诺。
她答应了这两个小朋友,要将这张唯一的合影交给他们,仿佛一件来自本该属于他们的平淡生活的礼物。
如果这本书也有平行世界,他们应该健康而幸福地长大,拥有许许多多张记录童年的照片。
倒是钟华看到照片就给了她肯定的答复。
有时候记者的痛苦也正在于此。你的所视所听所闻所想,必须要尽可能排除个人的情感。而那些原本应该属于私人所有的感知,却必须向公众敞开。
万人坑是教人毛骨悚然,令人发指。而这两个站在破烂窝棚前无家可归的孩子,才会令人反思。
这场战争,除了给胜利者带来利益,给失败方带来损失,给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带来震荡和变化以外……还给那些微茫的“人”带来了什么?
钟华将那张照片加进了待发布的素材中。
这两个孩子,就像一记重锤,砸在人的心上。
如果你没办法阻止战争,那你至少要告诉人们战争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