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话事人 > 第541章 以史为鉴(第1页)

第541章 以史为鉴(第1页)

以史为鉴此时准备一同进内宫的大学士们看着林泰来,齐齐无语。京师官场里对林泰来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林泰来心有大病。比如极端没有安全感,总是幻想有人要害他。具体表现为,一年四季除了盛夏之外,时常内罩皮甲,仿佛这样才能心安。就连参加科举考试这样重要的时刻,也要顶盔戴甲入考场。但大家还是没想到,林泰来的心病能这麽严重,入内宫觐见皇帝还要内里穿甲!咱这是正处于太平盛世丶宫廷治安良好的大明朝,不是宫廷里也杀机四伏的汉唐!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皇帝真有恶意,披甲又有什麽用?还好这里不归他们大学士管,要操心也是陈太监操心。负责带人进宫的秉笔太监陈矩揉了揉额头,又看了看日头。稍加思索后,陈太监就说:「时候不早了,为此事再去奏报太浪费时间。先进乾清门吧,同时严加看管,到了毓德宫再请示皇上如何处置。」把人带到毓德宫门外又不影响什麽,一切还是让皇帝做决断!于是众人过了乾清门,然后就是一个小广场,小广场的北端就是乾清宫,东西两侧则是夹道。高大广阔的乾清宫名义上是皇帝寝宫,但是便利性丶舒适性可能差点意思,很多皇帝并不爱在乾清宫起居。毓德宫在乾清宫西边偏北的位置,所以陈矩就领着四个大学士和林泰来向西夹道而去。突然一声唿哨响起,从乾清宫东西两侧的夹道冲出来了数十名内监,有的赤手空拳,有的手持木棒,气势汹汹的朝着这边围过来!站在小广场上的大学士们感觉像是中了埋伏,不禁脸色骇然!难道在咱大明朝,还能有物理意义上的宫廷事变?还隔着十多丈时,有内监大叫道:「只找林泰来,与其他人无干!」林泰来迅速站在了陈矩身后,问道:「陈公公管不管?」陈太监对着冲过来的内监们厉声喝道:「全部停下!」但是这群内监并没有听从陈太监的命令,很明显,一定是另有人指使他们,而且此人地位不低于陈太监。林泰来哂笑道:「看来陈公公你也不行啊。」虽然陈太监性格比较淡泊,这时候也被气的在「男人不能说不行」和「你行你上啊」两句之间,选择了「你行你上啊」这个回答。话音未落,就看到林泰来大踏步迎了上去。又不知怎得,就见林泰来抓住了冲在最前方的小内监,直接把这小内监整个人当成重兵器抡了起起来。稍稍逼退内监们后,林泰来拼着挨了几下,夺来一根木棍。所幸林泰来内里套着皮甲,挨这几下问题不大。有了木棍在手,林泰来就更加生猛了,直接将木棍当成长枪使用。一边撤退到乾清宫台基下的角落里,一边随手反击。背靠台基夹角避免背腹受敌,身上又披甲,林泰来更加游刃有馀了。面对数十人围攻,他仗着枪法和两臂千斤之力反击,接连重伤了十几个敌手,木棍都打断了三根!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亲眼现场目睹林泰来打架,脑子几乎混乱到宕机了。一会儿想着,林泰来果然骁勇无敌,有项羽丶吕布之勇。一会儿又想着,林泰来披甲入宫,到底是偶然还是是提前收到了风声?再过一会儿又想到,这可是在乾清宫外面,打架后果难以预料啊!总而言之,这样的事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大学士们和陈太监恍恍惚惚时,以一对数十的林泰来反而开始占了上风!久攻不下的内监们突然就士气崩溃了,被顶在最前排的内监再也不肯上前,头也不回的跑了!这就引发了连锁反应,还能走得动的内监们扔下了地上十几个重伤员,争先恐后的蜂拥而逃!转眼之间形势逆转,二三十个内监在前面逃跑,而林泰来一个人凶神恶煞的在后面追着打。没什麽见识的陈太监和大学士们直看得目瞪口呆,感觉就像是话本小说里的场景投射到了现实里。成祖皇帝修建这座皇宫百五十年,没人在乾清宫前打群架啊!最多也就是在奉天门,也就是现在的皇极门前打过。溃败的内监们逃到了乾清宫西侧夹道,夹道的另一边则是养心殿。不知是谁带的头,这些溃败内监冲到养心殿院落里。这时代的养心殿主要作用是充当大太监的直房,以及放置一些皇帝常用的杂物。可能是因为不少大太监住宿在这里,溃败的内监们下意识觉得,在养心殿能得到庇护,所以才逃了进来。打群架经验极度丰富的林泰来感到,贸然冲进陌生院落,危险系数比较大。所以他就站在养心殿院落的正门也就是养心门里,堵着门破口大骂。这番动静登时就惊动了在养心殿内值宿的太监丶少监们,纷纷走出来看。其中不乏身穿飞鱼丶斗牛赐服的大太监,齐齐茫然,完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麽。职业生涯完全没有遇到过这种匪夷所思的场景,难道在朗朗乾坤之下,还能有土匪打进内宫?陈矩和四个大学士也赶了过来,望见林泰来手持棍棒,宛如天神下凡堵在养心门。陈太监害怕林泰来杀红眼,直接把养心殿里的高级太监团灭,远远的就喊道:「林九元住手!」然后他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确定林泰来神智清醒,才走到林泰来近处。只见林泰来的形象也混乱了,头顶官帽已经不知落在了哪里,发髻松松垮垮。而身上官袍已经破了数个大洞口,露出了内里的皮甲。但是这样的形象,更让人感到害怕。林泰来收起了棍棒,嘀咕说:「宫里应变能力真差,难怪会发生梃击案」通过今天实战,林泰来可以断定,如果梃击案换成自己动手,那皇太子至少是个重伤。陈太监稍稍迷惑了一下,梃击案又是什麽典故?此时养心殿院落里的太监也看到陈矩了,高声问道:「陈公!这是怎麽回事?」陈矩终于拿出了司礼监第四号人物的气势,大声喝令道:

「刚才逃进养心殿之内臣,全部拿住!没有皇上旨意,不许放人!」然后又对大学士们和林泰来说:「宫里出了这样的变故,请尔等宫外之人暂时退到乾清门之外,待我先向皇上奏明此事!」申首辅代表大臣点头道:「理该如此。」林泰来插话说:「数十内监埋伏夹道,围殴奉诏进宫大臣,实属骇人听闻!请皇上为臣等做主!」陈矩回应说:「我自会向皇上奏报,你们先退出乾清门!」只要看到林泰来还在内宫里,陈太监就感到害怕,必须先让林泰来出去才能安心。而后四个大学士和林泰来又退到了乾清门外,有一群禁兵专门牢牢盯着林泰来。这些大内禁兵只能守在宫门外面,若无特殊旨意,同样不许进入内宫。所以刚才林泰来和内监们打架时,这些禁兵无法进去阻止。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默默的等待。申首辅想道,如果这次召见黄了,那就更好了他不认为这次觐见会是什麽好事。林泰来在等待之馀,心里还在默默的复盘各种史料,这就叫以史为鉴。根据记载,万历皇帝摆烂后,只有两次召大臣入宫觐见的记录。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