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话事人 > 第616章 不装了摊牌了(第1页)

第616章 不装了摊牌了(第1页)

不装了,摊牌了下午的时候,林泰来到了吏部考功司视事,然后就被王天官请了过去。「紧急召开文坛大会?」林泰来想了想后,不容置疑的说:「确实应该办!」王天官稍感意外,他还以为林泰来会与自己一样,对文坛大会提不起兴趣了。毕竟从去年兼任考功司以来,林泰来权柄日重丶事务益多,成为实打实的实权人物。如果说以前林泰来还需要借用别人权势,那麽现在他自己就是权臣了。在权力的腐蚀下,怎麽还能保持热爱文学的初心?王天官不由得陷入了反思,是林泰来的境界太高?还是自己的境界太低?这时候又听到林泰来作出重要指示:「文学事业要不断追随时代脚步,积极反应时代的风貌。近一年来,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西北战事的胜利,故而本次文坛大会的主题可以定为凯歌!」王天官同样的不能理解,看向林泰来的眼神很怪异。什麽凯歌,那不就是吹嘘你七战七捷丶先登破城的功业吗?你一个翰林清贵,为何如此沉迷于炫耀武功?这对目前的你有半点裨益吗?难道你就不怕,皇帝误会你对封赏不满?而石星那个本该关心武功的兵部左侍郎,却又总是想搞文学,简直就是反了过来。林泰来很明白别人的疑惑,但他也不好解释什麽。总不能凭空卜卦式预言,说明年还要打第二场吧?下一次,不想只当个监军了!如果每次都要想办法架空总督,那也很累心啊,影响也不好,乾脆自己来当总督吧。现在不停的大肆宣扬武功,就相当于反覆洗脑,把自己无敌战神形象牢牢的刻在别人脑子里。等明年战事再起时,从皇帝到朝臣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自己丶信赖自己。「其实吧,统战工作也很重要。」无法解释的林泰来决定还是找点理由,糊弄一下别人。「文坛大会既是宣传的大会,更是统战的大会。清流党人肯定不会参加我们的文坛大会,所以换言之,肯来参会的人都是可以团结的对象!还有什麽办法,能如此快捷的丶大批量的甄别出可团结对象?虽然不排除有卧底细作存在,但不能因噎废食。」林泰来越说越像这麽回事,连自己都信了。但阅历丰富丶人生跌宕起伏丶饱经世故的王天官只想说,收收味吧。林泰来最后非常尽职尽责的说:「就这麽定了,你去办吧。」反正他主要负责做指示和强调重要意义,至于具体工作当然都是别人的。他的时间和精力很宝贵,应该放在更重要的工作上面。王天官顺势道:「我建议,让兵部左侍郎石星来具体负责文坛大会。」林泰来有点怀疑的询问道:「我与石少司马打交道不多,他能认识到文坛大会的重要意义吗?」王天官对石星给予了高度肯定,「上午石星与我谈论文坛大会时,着重提了两点意见。第一,文坛大会必须在献俘典礼之前召开,这个时间不能变。第二,用文坛大会的名义,组织参会人员联名向朝廷请求更换献俘典礼铙歌。所以他对文坛大会的认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好!」林泰来称赞说。这不就是他称霸文坛丶组建新文盟的意义吗?用文坛这个舆论工具,去对抗清流势力的舆论霸权。随后林泰来又语重心长的说:「本来关于更换铙歌这个问题,我自己可以解决。但是看现在这情况,也不好打消大家参与进来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我这个新文盟第一副盟主同意了,就由石星来组织文坛大会。」刚与王天官讨论完文坛大会的组织工作,就兵部的人跑过来,禀报说兵部尚书王一鹗请林泰来过去。林泰来猜测,可能是关于组建兵部通信司方案的御批下来了。除此之外,他最近和兵部之间没有其它业务关系。于是事务繁忙的林泰来起身告辞,离开吏部前往兵部。王天官看着林泰来的背影,不禁感慨万分。当年那个不畏权威丶勇于挑战丶灵气十足的热血少年去哪了?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满嘴官话的油腻权臣。从吏部出来,拐个弯就到了兵部。林泰来昂首阔步,直入白虎堂,啊不,兵部正堂。兵部尚书王一鹗请林泰来坐下,上茶后开门见山的说:「新建通信司的方案,已经御批并发回兵部了。」这就意味着,从去年就决定成立丶但是一直只存在于纸面上的通信司,终于要开始落实了。林泰来这个兵部通信司郎中,以后也不再是空头虚职了。也不能怪朝廷效率低,谁让林泰来出征了,别人也不便插手代替。林泰来虽然没有新建一个衙门的工作经验,但上辈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按照方案,第一步肯定是先成立一个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林泰来这个通信司郎中肯定就是小组的组长,然后找两个副组长,四个组员,再有若干办事员就齐活!筹备小组里的这些身份,一一对应未来的员外郎丶主事丶吏员。至于具体事务,大多数可以扔给副组长丶组员去做。林泰来的时间和精力很宝贵,应该放在更重要的工作上面。随便看了几眼御批后,林泰来就对王大司马问道:「说了半个月了,兵部什麽时候把院子腾出来?」王大司马反问道:「兵部什麽时候答应过,给通信司安排办公场地了?我的一直在建议,通信司是一个需要高度保密的特殊衙门,应该独立办公。兵部人多眼杂,并不适合作为通信司的办公场所。」如果换成了别人,可能会想着,把通信司囊括在兵部现有体系里,增加权柄。但他王一鹗没这种奢望,那林泰来就是个麻烦精,通信司以后做的也都是麻烦事,他不想自找麻烦。再说放了林泰来进驻兵部,到底是谁抢谁的权,还真不好说。

林泰来又不是安分人,到时候闹起来纷纷扰扰的,反而影响兵部正常办公。作为一个低调的技术型官员,王大司马非常不想和林泰来这种不安分的人共事。林泰来见王大司马如此抗拒,忍不住拍案道:「兵部通信司在兵部没有容身之地,简直岂有此理!」王大司马寸土不让的说:「兵部占地虽然不小,但职责庞杂,已经没有一寸地方是多馀!你定要在兵部里索求场地,实属强人所难!本部会单独为此上奏朝廷,说明这个情况!」「上奏朝廷又如何?难道我林泰来会怕了?如果我堂堂一个兵部郎中反而不能在兵部插旗,传了出去,还怎麽在江湖上混?」王大司马怒道:「若你定要进驻兵部办公,其他地方真没有了,就使用这正堂!我这尚书给你让地方!」林泰来冷哼道:「你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司马,竟然学申首辅说话?」王大司马:「」难道首辅也经常被你气到这样说?那你林泰来这句话,算不算暴露了首辅的秘密?林泰来仔细打量着一番周围环境,彷佛真的在考虑到兵部正堂办公的可行性。王大司马心头一紧,不会吧?你林泰来不会真的这麽莽吧?打量完毕后,林泰来摇了摇头,很嫌弃的说:「算了,你这正堂我也不要了,你拿三十艘船来换吧。」这个转折过于突兀丶跳跃和生硬,王大司马没接住。什麽三十艘船?和办公场地有什麽关系?林泰来解释说:「下海商船的定额,不都是由咱们兵部批准的吗?正好最近我们苏州打通了海路,很多江南商人准备投资海贸玩玩,连苏州织造局也有意向。这个趋势可以与通信司业务结合起来,彼此互惠互利。我看福建去年还批了八十艘,我们也不多要定额,有三十艘就行。」按照这时代的制度,商船下海从程序上确实需要兵部批准,每年的数额都是规定好的。林泰来又强调说:「给我商船出海定额,我就不把通信司设在兵部了!」王大司马莫名的感觉,自己这是被勒索了?你林泰来一直态度强硬的要进驻兵部,原来只是虚张声势丶虚晃一枪?真实目的就是勾引自己激烈反对,然后勒索好处?想到这里,王大司马心里不爽,忍不住讽刺说:「你们直接走私就行了,何必还要来申请出海定额?真是多此一举。」那些所谓商人到底是什麽底色,又是什麽德行,谁不知道?没准就是你林泰来的什麽亲戚,别说你林泰来这样的江南土霸王没胆量干走私!既然把话说开了,林泰来也不是畏畏缩缩藏着掖着的性子,对王大司马回应说:「不能这麽说,大司马是不是脱离基层太久了,不明白基层怎麽做事啊?比如福建有八十艘定额,实际上可能八百艘都不只。但官军可以装糊涂啊,无论哪艘船,都可以当做有船引就行了。可问题是我们江南一艘定额都没有,只要商船出了海,那就一定是走私,沿海官军想装糊涂也装不了啊!所以申请三十艘定额当个幌子,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王一鹗沉吟片刻后,又说:「南直隶乃是国家根本之地,事关重大,本部不好轻率擅自作主。」林泰来说:「那我替大司马你做个主?」王一鹗:「……」装都不装了是吧?而后王大司马又深深看了眼林泰来,突然说了一句:「你很有勇气。」在国家体制中,对南京周边地区的防御是极其严格的,包括江防和海防。比如设立市舶司这件事,先后在浙江丶福建丶广东都设置过,就是不在经济更发达的江左地区设置,主要就是出于安全考虑。林泰来组织疏通吴淞江下游故道,打通了苏州出海通道,其实在政治上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再发生倭乱之类的事情,让敌人从海上长驱直入江南腹地,那林泰来肯定要为此承担最大的责任。所以在为人谨慎保守的王大司马眼里,林泰来虽然做人不安分,但做事还是挺有魄力的。又到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