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外科教父 > 1167章 我只是一个患者家属(第1页)

1167章 我只是一个患者家属(第1页)

莫里斯感觉自己这些年的医生白当了,好歹也是一流神经外科医生,居然现在回答不了杨教授的问题。

从杨教授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是不屑于和一个无法回答他的问题的医生进一步交流,可是到哪里去学习这样的知识呢?

莫里斯倒不是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只是作为神经外科医生肯定没有研究基础神经学的学者认识那么深入,就像内科医生知道诊断和用药,但是如果说药理学知识,肯定没有专门的药理学教授研究深入,他只是仅仅掌握一

些对临床有用的简单药理学知识。

比如拜新同这个降压药,心血管内科医生知道这是一种长效的降压药,但是为什么明明是短效的硝苯地平就变成长效的降压药呢?心血管内科医生也知道,它不是药物本来固有的分子长效,而是一种在包装技术上实现泵长

效,再深入的知识,这种药物是将硝苯地平装作一个壳装的泵里面,利用激光打孔技术在外壳打孔,药物通过这些小孔进行缓慢释放,以达到长效的作用,再往深处认知,究竟这个药物是如何利用打孔技术实现维持24小时的均

匀释放的,它打多少孔,孔径是多少,为什么这么打,释放的速度是多少,会受那些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已经没有内科医生能够回答,因为超出了他们所学习的知识范畴,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入,更加不可能有医生知道。

别说这么复杂的知识,能够说出每一种专业内常用药物的药理学知识,比如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已经远远低于百分之一。

莫里斯现在面临这个问题,不是他不够优秀,不是他不是好的神经外科医生,但是他太优秀,他的知识只是局限于对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这个领域,超出这个领域。

可是现在她女儿这种手术,已经不是教科书上的范式手术,必须具备强大的研究能力的医生才能完成这种手术。

莫里斯接触的这方面的知识也是稀少而零碎的,有一些基础知识也是过时的,不是前沿的,所以仅仅凭借他的神经外科知识,很难构建起一个强大的体系。

“你先回去吧,有什么问题宋博士会与你沟通。”杨平发现莫里斯没有反应,以为他没有听到自己说话。

“谢谢!”

莫里斯回过神来,机械地站起来跟杨平道谢,然后朝门口走去。

他居然不够资格与杨教授讨论神经外科的问题。

这事对莫里斯的打击挺大的,他一直以来非常骄傲,尤其在美国待久了,有一种老子世界第一的感觉,现在第一次出国,却被杨教授迎面泼了一盆冰水,他的老子世界第一是如此的脆弱。

他回到病房,也不顾时差,拨通约翰内森电话,约翰内森和他是同行,在学术会经常见面交流,也算是专业上的朋友吧。

约翰内森告诉他,这很正常,因为在三博医院研究所,对医生的培训使用他们自己编写教材,这些教材不管是解剖还是生理及病理学都非常深入和前沿,他们的教材已经将各学科的知识在逻辑上打通,连接成一个整体,没有

接触过他们的专门教材,很难听懂杨教授的课。

所以约翰内森建议莫里斯不要强求去问杨教授一些问题,他的时间很宝贵,要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他没时间跟一个没有基础的医生聊高深的知识,除非这个医生是他的学生。

原来如此,那好办,莫里斯说,他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段,来跟着杨教授学习,让杨教授送他们一套教材。

约翰内森哈哈大笑:莫里斯太天真了,真是一个没有经过社会毒打的少年郎。

“他们的教材是全中文的,我有幸接触过他们的教材,接受过杨教授的培训,目前没有英语世界的医生能够准确完整翻译他们的教材,刚刚我说说过,这些教材是复合型教材,涉及很多前沿知识,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翻

译,很遗憾,即使组建这个团队,这些人也是割裂的,不可能在翻译中获得很好的沟通,他们之间的知识不是融化贯通的,所以除非杨教授自己来翻译,但是杨教授目前没有兴趣将他翻译成英语,所以只有一个办法,你学好中

文,这也是你有可能去他们那里进修学习的门槛。”约翰内森不想打击同行,但是也必须如实说。

中文?必须学习中文才行,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我很快就会来到中国三博医院,也会参与到你女儿的手术中,杨教授已经告诉我,你的女儿们可以手术,祝贺你,真是幸运,她们以后可以各自独立地生活,不用绑在一起。”

约翰内森说。

莫里斯听说约翰内森会来中国,他非常高兴,这样自己起码有一个朋友可以请教。

宋子墨现在很忙,这台手术太特殊,所有的准备工作他亲自负责。

他手底下的医生也忙得不可开交,陆陆续续,连体姐妹的数据采集完,包括基因分析数据。

这些采集的很多数据上传给何主任的大模型,有了这个科幻的大模型,很多事情好办很多,很多手术方案设计也变得更加精确。

比如人工膝关节置换,将患者的标准CT三维重建数据上传,大模型立即给与最佳人工膝关节的设计方案,将方案传输给说行医疗,那边的3D打印柔性生产线立即生产出人工膝关节,然后完成灭菌包装,正常情况下,患者72

小时内可以使用上这种定制膝关节,而加急的话24小时内可以用上人工膝关节。

这可是完全个性化定制的人工膝关节,不是通用人工膝关节,这种效率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现在这个连体姐妹的手术,如果要区分神经系统的分界线,要专门设计一个课题,没有两三年时间是不会研究出什么成果,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只要数据充分,可能几分钟就能有结果,而且比一个团队研究两三年的结

果还要精确。

202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一位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戴维?贝克,另两位是谷歌“深度思维”公司创始人、英国科学家德米斯?哈萨比斯和该公司美国科学家约翰?江珀。

他们一方面用计算软件构建出全新蛋白质结构,另一方面则基于氨基酸序列开发出名叫“阿尔法折叠2”的人工智能AI模型,使用这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蛋白质复杂结构的预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